14 给大脑捏造记忆

● 过去可以轻易被“捏造”

上一节谈到,人类会选择忘记那些不顺心的事情。但同时,人类也会“捏造”一些迎合自我的过去。

举个典型的例子:借钱。

当你借钱给别人时,不管过了多久,你都能牢牢记住这件事;但若是你向别人借了钱,时间一久,恐怕你就很难记起了。相信你也遇到过这样的事——被催债的时候才想起这茬儿,但心里却在嘀咕:“咦?我怎么记得已经还了……”

有一项实验能证明,“记忆”是多么的不靠谱!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金伯利·韦德博士对20名志愿者进行了一项关于记忆错觉的实验。首先,韦德博士在志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志愿者的家人,得到4张志愿者小时候的照片。然后,她将其中一张照片与气球图片进行合成,制作出一张假照片。最后,她将照片拿给志愿者看,让志愿者描述一下自己对假照片的回忆。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志愿者回答“记得”假照片上的“气球旅行”,并详细地讲述了旅行过程(剩余三分之二的志愿者没有相关记忆)。其中一个志愿者甚至说:“那时我6岁,当时花10英镑就可以坐热气球到二十多米的空中去。我可以肯定,这张照片是我母亲站在地上给我拍的。”

给大脑“捏造”一些非真实的“记忆”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