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而治之
为了说明使用与公司名称相独立的名字的好处,不妨比较宝洁公司和高露洁-棕榄公司的战略。
你会发现在高露洁-棕榄的产品线中有许多是用公司名称命名的品牌,比如:高露洁牙膏、高露洁一次性剃须刀、高露洁100口腔消毒水、高露洁牙刷和高露洁牙粉。还有棕榄牌洗涤剂、棕榄快速剃须刀、棕榄剃须膏和棕榄牌肥皂。
宝洁公司的产品线中却看不到一个用公司名称命名的品牌(消费者都知道,Proctor是“铁”的意思,Gamble是“赌博”的意思)。
所以,宝洁公司小心翼翼地给每一项产品定位,单独命名使它能在人们心智里占据一个特殊的位置。例如,汰渍能使衣服“洁白”、Cheer能使衣服“白上加白”,而Bold则能使衣服“鲜亮”。
宝洁的品牌少于高露洁-棕榄(宝洁有51个主要品牌,高露洁-棕榄有65个),业务量却是高露洁-棕榄的两倍,利润则是它的三倍。有意思的是,尽管眼下嘲笑宝洁的广告成了麦迪逊大街上的一种时尚,宝洁每年的利润却比全美国6 000家广告公司的利润总和还要多。
让我们说什么好呢?宝洁公司在为产品单独起名字方面退步了许多,并且也去凑品牌延伸的热闹(它们最近一次做法是把“玉兰油”品牌延伸为化妆品的一个通用品牌)。那么,宝洁的生意最近好吗?当然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