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不分
尽管问题重重,公司对首字母缩写的迷恋依然如飞蛾赴火。当今世界各地的IBM们的成功似乎证明首字母缩写是有效的。这种典型因果不分的思维由来已久。

公司最好在成功以后再买“湾流”(Gulf-stream)V型喷气式飞机。不能颠倒这个过程,先买下飞机,然后想当然地认为这就会使你获得成功。你只有使自己出名后才能用简称,不能把这个因果关系给颠倒了。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富有且闻名(因),所以,只要你提起它的首字母缩写,人人都知道你指的是哪家公司(果)。
如果你企图把这个过程颠倒过来,它就不管用了。你不能指望一家小有成就的公司使用首字母缩写后(因)就名利双收(果)。
这就如同买豪华汽车和公司专用飞机使公司名利双收一样。你首先得取得成功,才能有钱获得额外利益。
从某些方面说,首字母缩写热代表了一种为了表面上的认可,甚至不惜影响沟通效果的欲望。尽管做了那么多宣传,许多妇女依然认为ERA是一种洗涤液,而非美国宪法的《平等权利修正案》(Equal Rights Amendment)。
再看看以下两家航空公司所采取的截然相反的命名战略。
泛美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Air-lines,七个音节)这个名字的发音很长,于是公司决定将其首字母缩写为“泛美”(Pan Am,两个音节),这比叫缩写PAA强多了,因为PAA比较难记。
环球航空公司(Trans World Air-lines,四个音节)的发音其实比现在使用的TWA(T-Dou-ble-U-A)还要短一点。那么,难道TWA的知名度不高吗?高,但那是靠每年花出的3 000万美元广告费。
自从我们写这本书以来,TWA在市场上损失惨重(去年这家航空公司的营业收入为33亿美元,减少了3.53亿)。一系列的损失是从1988年开始的,那是它最后一年盈利。1992年,TWA申请破产。靠首字母缩写建立品牌如同在沙地上盖楼。“别急着下结论,”批评我们的人通常会说。“真正的关键在人、在服务,不在名称。”那为什么不好的服务总是发生在名字起得不好的航空公司里?

但是,尽管TWA的广告费比两家强大的对手—美航和联航都高,调查结果却表明,愿意选择它的旅客只有后两家的一半。TWA这个缩写名称效果不好就是其中原因之一。
环球航空公司(Trans World Airlines)应该使用什么名字?
当然是“环球”(Trans World),只有两个音节,短小精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