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缩写
商业人士也会落入同样的陷阱。最先发生变化的是姓。假如有个叫埃德蒙・杰拉尔德・布朗(Edmund Gerald Brown)的年轻人在通用制造公司(General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开始进入管理层,他的名字在公司内部信件和备忘录里立刻会从普通雇员共用的GMC变成E.G.布朗。
不过,要想出名就别用首字母缩写,这一点大多数政客都很明白。假如我们这位埃德蒙・杰拉尔德・布朗当上了州长,他会自称杰里・布朗而不是E.G.布朗。E.M.肯尼迪和J.E.卡特则自称为特德・肯尼迪和吉米・卡特。

事情总是越变越糟。我们在1980年写这本书的时候,《财富》500强名单上只有27家“无名”公司,现在却有了44家。以下是这些公司的名单:AMP、AON、AT&T、BB&T、BJ’s Wholesale Club、CBS、CHS Electronics、CMS Energy、CNF Transportation、CSX、CVS、DTE、EMC、FDX、FMC、FPL、GPU、GTE、IBP、IMG Global、ITT Industries、KN、LG&E Energy、LTV、Holding、TIAA-CREF、TJX、TRW、UAL、US Bancorp、U.S.Foodservice、USG、U.S Industries、U.S.Office Products、USX和VF(你不得不佩服有家公司居然自称TIAA-CREF。不知道TIAA-CREF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FDR和JFK又是怎么回事呢?该原理的例外是,一旦你成了天下第一、名声远扬,名字再用缩写就不会有歧义了。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和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只是在出名之后才使用首字母缩写的,而不是在这之前。
其次发生变化的是公司名。一开始用于保存文件和节省打字时间的书面缩写最后会变为成功的代号。
如IBM、AT&T、ITT、P&G、3M等。有时,能否名列《财富》500强似乎取决于公司有没有众所周知的缩写名称,即向世人表明你已获得成功的符号。
于是,我们如今有了RCA、LTV、TRW、CPC、CBS、NCR、PPG、FMC、IC Industries、NL Industries、SCM、U.S.Industries、AMF、GAF、MCA、ACF、AMP、CF Industries、GATX、UV Industries、A-T-O、MAPCO、NVF、VF、DPF、EG&G,还有(信不信由你)MBPXL。
它们都不是微不足道的小公司,都名列《财富》500强榜单,如果从此榜单中挑选出使用全名的公司,你会发现,这些公司更知名。
它们都不是些微不足道的小公司,而是目前在《财富》杂志500家最大工业公司名单榜上有名的企业。名单上最小的公司EG&G去年的销售额就达3.75亿美元,有雇员13 900人。
如果挑选出在《财富》500强名单中紧挨在每一个使用缩写名的公司之后的企业,你会发现它们是:Rockwell International(洛克威尔国际)、Monsanto(孟山都)、National Steel(全国钢铁)、Raytheon、Owens-Illinois、United Brands, American Cyanamid, Reynolds Metals, H.J.Henz(亨氏)。Interco, Hewlett-Packard(惠普),Carrier, Marmon, Polaroid(宝丽莱)、Diamond International(戴梦得国际)、Blue Bell(蓝铃),Sperry&Hutchinson, Witco Chemical, Spencer Foods, Pabst brewing, Cabot, Hart Schaffner&Mark, Culter-Hammer, Gardner-Denver, Questor, Arvin Industries和Varian associates。
哪份名单上的公司知名度更大些?当然是那些用全名的公司。
有些使用缩写的公司如RCA和CBS也为人熟知,但是它们就像FDR和JFK一样,这些公司在使用缩写以前就已经广为人知了。
为证实这一现象,我们借助《商业周刊》的一份订阅名单就用“全名”和用“缩写”的公司搞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使用全名更好。

看到GE这两个字母时,你脑子里就会联想到“通用电气”。说说你能记住的缩写(如JFK、FDR、IBM,等等),再看看自己能否记得它们的含义。通常,只要是能记住的缩写,你就能说出其含义。只有使你的名字出名之后,才能使你的简称出名。
调查对象对用“缩写”的公司的平均知晓率为49%,而对比组对用“全名”的公司的平均知晓率为68%,高出19个百分点。
是什么原因驱使大公司采取这种自杀性行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公司最高管理层已经看惯了印在内部备忘录上的公司首字母缩写,很自然地以为人人都知道MBPXL。另外,他还误解了像IBM和GE这样的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