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的糟糕名字
名字是信息和心智之间的第一触点。
决定信息有效与否的,不是名字在审美意义上的好与坏,而是名字起得合不合适。
以航空业为例。美国最大的四家航空公司分别是联合(United Airlines)、美国(American Airlines)、环球(Trans World Airlines)和……
那么,借用一则航空公司的广告用语,你知道“在自由世界所有的航空公司当中排行第二的客运公司”的名字吗?
对了,是东方航空公司(Eastern Airlines)。
东方航空和所有的航空公司一样,也经历过大起大落。不幸的是,大落多于大起。在四大美国航空公司中,东方航空在旅客调查中一直名列第四。
为什么?因为东方航空是一个地区性名字,所以它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属于不同的类别,有别于那些大的全国性名字,如“美国”和“联合”。
东方航空的名字使自己被归入同Piedmont、Ozark和南方航空公司(Southern)一样的类别。
你看到的就是你想看到的。在美航或联航有过不愉快经历的旅客会说:“又遇上这种事了。”那种经历成了他们所预想的良好服务中的意外事件。
在东方航空经历过不快的旅客会说:“又是东方航空。”这成了他们所预料的糟糕服务的再现。
东方航空并不是没有努力过。几年前,东方航空招聘了几位一流的营销专家,全力进行改革。它是第一批“给飞机换装”、“提高食品质量”和“精心打扮空姐”的航空公司之一,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声誉。
20年来,我们一直提及东方航空的名字问题,直到它在1989年3月按照破产法第11章倒闭为止。弗兰克・博尔曼(Frank Borman)在担任东方航空总裁期间,曾写信给我们,承认公司的名字“多少带点地方性,而且在某些情况下难以引起全国注意。”但他又指出,“这个名字已经叫了47年了。”一个坏名字不管用了多少年也不会变成好名字。

东方航空在花钱方面也不吝啬。年复一年,它的广告开支在全行业中一直名列前茅。最近一年,东方航空仅广告费就达20000000美元。
尽管它花了这么多钱,你对东方航空是怎么看的?你认为它的航线都有哪些?沿东海岸向北或向南,飞往纽约、波士顿、费城、华盛顿、迈阿密,对吧?
此外,东方航空还飞往圣路易斯、新奥尔良、亚特兰大、丹佛、洛杉矶、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和墨西哥城。
我们从东方航空的一个目的地印地安纳波利斯来看看东方航空所面临的问题。东方航空从印地安纳波利斯向北飞到芝加哥、密尔沃基、明尼阿波利斯等地。向南飞往路易斯维尔、亚特兰大、劳德代尔堡。偏偏就没有往东的航线。
再有,东方航空还有一条经营了30多年的飞往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的豪华航线。过去,在该市场上,它的份额最大,后来,美航收购了泛加勒比(Trans Caribbean)航空公司。到如今,谁成了圣胡安航线的老大?当然是美航。
你不会把“人类之翼”的头衔挂在一家地区性航空公司的名下。如果让潜在客户选择,他们只会选全国性航空公司,不会去选一家地方性航空公司。

1969年,我们为Mohawk航空做了一场报告,说明他们为什么应该换一下公司名称(Mohawk若用在发型上是个好名字,用在航空公司上则不然)。1972年,Mohawk与Allegheny合并后,我们又敦促这家合二为一的公司换个名字。我们的论点之一是:“你们正好要重新给一半的飞机喷漆,”且不提那个旧名字还有个外号叫“痛苦的航空公司”。可惜他们不听,还是用Allegheny这个名字。(Allegheny、Piedmont、Ozark,为什么那么多航空公司要用山脉的名字来命名?)1979年10月,该公司总算面对现实,把名字改成了USAir航空公司。如今,USAir在高高飞翔,而东方航空却已坠落。反对意见总是那样:问题不是出在名字上,而是出在产品、服务、价格上。这根本不对。问题出在对产品、服务、价格的认知上。坏名字不会产生好认知。
这个问题虽然发生在航空业里,但它也是人们在区分现实和观念时经常会遇到的难题。许多经验丰富的营销人对东方航空的情况看法恰好相反。
“东方航空的失败与名字无关,”他们会说,“是服务欠佳、食品低劣、行李处理不当以及空姐面无笑容所造成的。”认知就是现实。
你对Piedmont航空公司又是怎么看呢?还有Ozark、Allegheny航空呢?在一项针对常旅行的客人的调查中,3%的人说尽量不坐美国航空,3%不坐联合航空。但是有26%的人说他们尽量不坐Allegheny航空公司的飞机,38%不坐东方航空。
不错,Allegheny航空认账了,改名叫USAir航空公司,甚至连北方中央航空公司和南方航空公司也退让了,两家在1979年合并,变成现在的共和航空公司。等着看它们腾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