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空位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米狮龙啤酒。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为一种高价国产啤酒找到了一个尚未开发的市场,于是便用米狮龙这个名字打入了人们的心智。

米狮龙凭借着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定位广告而成功。但是他们很快放弃了这一广告,采用了像“周末是为米狮龙创造的”之类毫无意义的概念。

图片 | 第60页 | 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米狮龙的故事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至少从理论上来说,当时市场上有不少高价品牌,施利茨、百威和蓝带就是其中的三个。(实际上,这三个品牌的标签上至今还带有“高档”两字。)但是,时间销蚀了他们的高价定位。

当年,在地方品牌(纽约有Schaefer,米尔沃基有Blatz,芝加哥有Meister Brau)大行其道的日子里,全国性或“外来”品牌被迫卖高价。但是,在啤酒业分散经营后,这种状况不复存在了。因此,时间创造了一个空位,使米狮龙趁虚而入。

在许多品类里,高价空位都很可行。我们这个一次性社会看到了保护资源的紧迫性,人们重新关注起那些持久耐用的优质产品了。

这就是售价30 000美元的奔驰450SL和宝马633CSi型轿车畅销的原因之一。

还有都彭(S.T.Dupont,这名字起得好)打火机,广告上说:“每只不超过1 500美元。”

这些售价30 000美元的轿车如今卖到了75 000美元,销量依然不减当年。

价格是一种优势,如果你是该品类中第一个建立高价定位的品牌,情况尤其如此。

图片 | 第60页 | 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只要能创立一个你就是第一的认知,你不是第一也能成功。皇家芝华士仍然在高价威士忌当中维持着领导地位。

皇家芝华士威士忌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市场上尽管也有其他高价威士忌,如长颈Hajg&Haig。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品牌听任其高价地位逐渐败落。于是,当皇家芝华士用一句直白的“我们是高价品牌”的口号打入市场时,便大获成功。

当然,如今皇家芝华士也受到了来自尊尼获加(Johny Walker)的“黑牌”和顺风12年陈酿(Cutty 12)的进攻。但是,皇家芝华士作为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的品牌,地位依然强大,特别是在进攻方的品牌名称容易和生产商的原有产品名称—尊尼获加和顺风(Cutty Sark)混淆的情况下。

有些品牌几乎把全部产品信息都集中在高价概念上。

“仅有一种快乐(Joy)—世界上最贵的香水。”

“为什么不收藏一款伯爵—世上最昂贵的手表?”

高价战略不仅对奢侈品如轿车、威士忌、香水和手表有效,在爆米花之类的平常物品上也同样管用。奥维尔・雷登巴赫公司售价89美分一筒的“美食家爆米花”从售价只及其一半的品牌(如Jolly Time)那里夺走了相当大一块市场。

美孚1卖得并不太好。它的营销概念(即第一种发动机合成润滑油)很出色,但名字起得太差。新概念需要有一个新名称,而不是一个合成的延伸名称。奇怪的是,发动机合成油在欧洲卖得很好,在美国却不行。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一家美国公司用一个新的只代表合成油的品牌名称来推出一种主要品牌的发动机合成油。这个品类依然在等待领导者来承担起这个任务。

图片 | 第60页 | 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售价为3.95美元的美孚牌发动机合成润滑油也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就连价格向来低廉的产品如面粉、糖和盐也都有定位的机遇。

然而,人们往往把贪婪和定位思维混为一谈。卖高价不是致富之路。成功的秘诀是:你必须是第一个,用有效的品牌故事,在一个顾客能够接受高价的品类里建立高价地位。否则,卖高价只会把潜在客户给吓跑。

进一步来说,要在广告中建立高价的定位,而不是在商店里。价格(无论高低)只是产品的诸多特点中的一个。

必须用真正的差异化支撑高价。即使没有别的用处,它也能为让人多花钱做出合理的解释。

如果定位工作做得正确,就不会在商店里使顾客感到意外。你的广告不必说出具体价格,尽管有时这样做也不错。广告的真正作用应该是,把你的品牌明确地定位在某个价格类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