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的好处
事情并不像著名的“凯迪拉克”汽车广告所说的那样:“领先有领先的麻烦”(The penalty of leadership);领先自有其巨大的好处。
领导者—即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的公司—同样有可能拥有该市场中最高的利润率。诸位不妨看一下在某个典型年份(1978年)里四大美国汽车制造公司的情况。
通用汽车拥有该市场中49%的份额和6.1%的净利。
福特公司拥有34%的市场份额和4.4%的净利。
克莱斯勒的市场份额为15%,净利为1.0%。
美国汽车公司的市场份额为2%,净利为0.4%。
通用汽车的净利是美国汽车公司销售额的50%以上。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此外,由这种绝对领先地位造成的发展势头在以后的许多年里肯定会带动公司顺势而进。
还需要注意的是,使公司强大的不是规模,是品牌在心智中的地位。心智地位决定市场份额,从而使公司能够像通用汽车那样强大(或者像克莱斯勒那样弱小)。
汽车领域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通用汽车的市场份额如今下降到了29%,福特为25%,克莱斯勒现在改名为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 Chrysler),它占据了17%的份额,美国汽车公司则已不复存在。
例如在销售方面,克莱斯勒公司的销售额是宝洁公司的两倍,但宝洁在它涉足的大部分品类中都是领导者,而克莱斯勒在其行业里只是个可怜的老三。
结果:宝洁盈利十分丰厚,而克莱斯勒则在为保住自己的地位而苦苦挣扎。
理论上正确的东西在现实中未必会发生作用。拥有50%左右市场份额的通用汽车公司理应是汽车行业的主导者,可是这个比例逐渐下降到了29%。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每个品牌的定位上。雪佛兰是什么?是既大又小、既便宜又昂贵的汽车。如果你想成为一切,最终只会什么都不是。通用汽车在其他品牌的定位上也犯了同样错误。

定位行动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在某个品类取得领导地位。一旦有了这种领先地位,公司就可以在今后的许多年里放心地享用领先带来的果实了。
成为第一是艰巨的,保持第一却容易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