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

假设拿出两张抽象画,一张签上“施瓦兹”,另一张签上“毕加索”。然后请别人发表意见,你看到的将和你想看到的一样。

假设请两位持对立观点的人(比如,一位民主党人和一位共和党人)去阅读一篇有关争议话题的文章,然后问他们这篇文章是否改变了他们的观点。

你会发现,那位民主党人从这篇文章中找出支持自己的事实;而这位共和党人则在同一篇文章中找出支持相反观点的事实。他们的心智几乎没发生什么变化,事实上,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

假设把一瓶美国嘉露倒进一个空的法国勃艮地50年陈酿的空瓶里。然后缓缓斟入朋友面前的酒杯里,请他品尝。

你尝到的就是你想尝到的。

在盲测品酒会上,往往会觉得加利福尼亚产的品牌胜过法国的品牌。如果贴有标签再品尝,则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你尝到的就是你想尝到的。

要不然,广告就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了。假如普通消费者都是理性而非感性的话,就不会有广告,至少不会像今天我们所知道的这样。

“你尝到的就是你想尝到的。”在我们写下这句话13年后,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新可乐(New Coke)”,结果造成了一场营销灾难。该公司自己的调研结果表明,试图“提升”现有产品口味的做法有多愚蠢。在盲测时,喜欢“新可乐”的人与喜欢老配方的人几乎是3:1。但是,如果他们看见商标再喝时,喜欢“经典可口可乐”的人与喜欢“新可乐”的人之间的比例却超过了4:1。

图片 | 第31页 | 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任何广告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人们的期望值。造成一种假象,即该产品或服务会产生你期望看到的奇迹。而且,转眼之间奇迹就出现了。

然而创造相反的期望,产品就会陷于困境。加布林格啤酒的上市广告就给人这种感觉:因属于减肥产品,口味不怎么样。

毫无疑问,广告发生了效果!人们尝了那种啤酒之后,轻易地相信它的口味就是不好。你尝到的就是你想尝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