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危机

不久以前,定位思维被应用到了天主教会上。换言之,这个庞大的机构像大公司一样处理传播问题。

该要求的提出者不是教皇或哪个红衣主教委员会,而是一个非神职人员团体,该团体非常关心一位著名神学家响应第二届梵蒂冈公议会中的改革而提出的“身份危机”问题。

我们很快发现,天主教会的传播工作可用杂乱无章来形容。

尽管教会花大力气进行技术上的改进,但是那些宣传项目缺少一个强有力的中心主题和连续性(在传播过度的电子时代里,这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这就如同通用汽车公司没有整体的广告宣传计划一样。所有的宣传工作都来自各地的经销商;有些做得不错,而更多的人则做得一团糟。

大量的问题可以追溯到第二届梵蒂冈公议会。

在那之前,这个兼办慈善事业的教会在其忠实信徒的心目中占据着一个明白无误的定位。过去,在大多数人看来,天主教会是教律法的教师,特别注重各项法规和奖惩,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年轻人,一律平等对待。

第二届梵蒂冈公议会让天主教偏离了律法与秩序维护者的定位。许多规章制度被认为是多余的而加以取缔。礼拜仪式和方法被随意改动。灵活性取代了恪守常规。

可惜的是,在进行这些激烈的改革时,罗马没有广告经理。没人对所发生的一切进行总结提炼并且用简洁的语言提出一个计划来解释新的方向。

缺乏一致性的传播项目持续了几年,天主教会仍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