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吃的糖果

在美国,它是比棒状糖更耐吃的糖果。

这对你是个显而易见的答案,这对过去做奶球广告的人却不是这样。在前后做了大约15年的奶球电视广告里,一直没有提到过耐吃这个概念。

图片 | 第142页 | 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这是奶球耐吃定位的电视广告里的几个镜头。可惜的是,该公司的董事长不喜欢大嘴这个形象,竟然把这个项目取消了。奶球又回到了电影院里。

我们来看看这一则30秒钟的电视广告,看看耐吃—这个为10岁孩子带来益处的概念是如何表达的。

(1)从前有一个孩子,他有一张大嘴(画面上是一个孩子站在一张大嘴旁)。

(2)他喜欢吃棒状糖(孩子把棒状糖一块接一块地扔进那张大嘴里)。

(3)可是,那些糖不经吃(孩子手里的糖没了,大嘴非常生气)。

(4)后来,他发现了包着巧克力的焦糖奶球(孩子举起奶球,大嘴垂涎欲滴)。

(5)大嘴喜欢吃奶球,因为它耐吃(孩子把奶球一个接一个地滚到大嘴的舌头上)。

(6)接着,孩子与大嘴齐声唱起歌来,那是广告的主题歌。即使棒状糖已成往事,你还能吃到奶球。

(7)往你嘴里放一些奶球吧。孩子和大嘴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