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要意有所指
看看福特,人人都知道福特是一家汽车公司,但福特又是什么类型的汽车呢?
福特不能在某个具体的汽车品类上建立定位,因为它生产所有品类与型号的汽车,包括卡车(它是否应当这样做则另当别论)。
于是,定位问题就集中到了如何在所有类别的汽车上找到一个共性。
公司决定把“创新”当做福特汽车的主要特点,结果推出了“福特有更好的创意”的宣传活动。

福特公司过去有更好的创意,后来又转向目前正在展开的“质量第一”活动。谁在当今汽车业里拥有“优质”地位?我们的猜想是奔驰。它从来没有想过花钱抢占别人拥有的定位。
这不算太坏,但许多公司的宣传计划采取的都是一种陈旧、平庸的办法,其中最为陈旧、平庸的也许当属以人为本的理念了:
“人是我们公司最大的资源。”
“墨西哥湾各州的人,接受挑战吧。”
“格鲁曼公司:我们为自己生产的许多产品感到自豪,更为生产这些产品的人感到自豪。”
难道一家公司的人的素质与其他公司之间就没有任何区别了吗?
当然有。但是以素质更好的人为基础建立定位是另外一回事。
且不管这样说是对还是错,规模较大、经营比较成功的公司里的人素质一般都较高,而规模较小、经营不善的公司里的人一般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所以说,你的公司如果在潜在客户心智中的产品梯子上占据首位,你就能肯定,他们同样也会认为你的员工素质最高。
如果你不是首屈一指,却告诉潜在顾客你的员工素质最高,那么,这种自相矛盾的结果通常对你不利。
“如果你那么聪明,那你怎么还没发财?”人们会一再提出与之类似的疑问。
通用汽车公司推出的宣传活动,尤其是“通用-优秀的标志”那个广告,也没有给它带来多少益处。如果你的品牌(如土星、雪佛兰、龙蒂亚克(Pontiac)、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别克和凯迪拉克)体现不出公司的名字,这项宣传活动一般来说等于白做。

如果福特公司真的有更好的创意,它为什么不用在市场上去赶超通用汽车,而是用在广告里去打动消费者呢?
如果克莱斯勒公司真的拥有更好的工程技术,它为什么不生产更好的汽车,然后用它们去打败福特和通用汽车呢?
这些疑问实际上并非就是以这种方式提出来的(福特公司可能拥有更好的创意,却仍然屈居第二)。但它们会从潜在客户的脑子里冒出来。
而你的广告要想成功,就得回答这些问题。
话又说回来了,公司规模大、人员的素质就高的观点就真的不合理吗?
我们把同情心送给那些不走运的公司,却把求职信寄给成功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