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名字的两种方式
消费者和制造商看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
在亚特兰大人的眼里,可口可乐不是一种软饮料,你信不信?对制造商来说,可口可乐是一家公司、一个品牌名称、一个机构和一个合适的工作地点。
对消费者来说,“可口可乐”却是一种带甜味、加二氧化碳的褐色饮料。倒在杯子里的东西叫做可口可乐,而不是由一家名叫可口可乐的公司制造的可乐类饮料。
营销人往往知道的太多。他们知道包装罐上印的是罐内饮料的品牌名称(有时也是制造商的名字),它是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可乐。那么,该公司为何不能推出由可口可乐公司而不是雪碧公司生产的柠檬-青柠味的饮料?当然能,但是这样会使潜在客户觉得很不适应。对于喜欢可乐的人来说,可口可乐就是可乐。印在罐上的品牌名称只是在告诉人们装在里面的东西叫什么,它是正宗货。玩弄这些概念是在冒险。

装在阿司匹林瓶子里的那些药品是拜耳。而不是一家叫拜尔的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当然,公司的名字叫斯特林制药公司(Sterling Drug),不叫拜耳。所以,按理说,不含阿司匹林的拜耳只能叫“不含阿司匹林的斯特林”)。
通用型品牌名称的长处在于它与产品本身密切相关的一致性。在消费者的心智里,拜耳就是阿司匹林,其他阿司匹林品牌都成了“拜耳的模仿者”。
可口可乐的那句著名口号“正宗货”利用的就是这一点,即潜在客户往往把第一个进入其心智的产品放在显要的位置上,并认为仿效的产品不如原创的产品。
如果买不到可口可乐、舒洁或拜耳,或者其他品牌价格要便宜得多,潜在客户也许会买别的品牌。但是,拜耳等品牌依然在他们心智里占据着稳固的定位。
但要注意的是,同一个顾客在买一种叫做“不含阿司匹林的拜耳”的产品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拜耳”是一种阿司匹林,它怎么会不含阿司匹林呢?
拜耳缓释阿司匹林、拜耳抗凝血感冒片、拜耳不含阿司匹林止痛片,每一种拜耳系列的品牌延伸都在削弱该品牌的阿司匹林地位。
正如你可能会预料到的那样,拜耳在止痛药市场上的份额正逐年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