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而外的思维方式

正如我们说过的那样,逻辑都在品牌延伸那一边。但不幸的是,真理却不是。

品牌延伸有什么不对的?这纯粹是明确而又固执的由内而外的思维结果,大体可以描述如下:

“我们生产的Dial牌肥皂是市场上销量最大的洗衣皂。顾客一看到Dial牌除味剂就知道它很了不起,它是Dial牌肥皂的生产商制造的。”

“此外,”关键就在这句话上,“Dial是一种香皂。顾客会期待我们生产一种优质的腋下除味剂。”总之,Dial肥皂的顾客会购买Dial除味剂的。

但是请注意,如果品牌延伸的是同一品类,整个推理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拜耳公司“发明”了阿司匹林,并且多年来一直在销售这种领先的止痛药品牌。但是,该公司的人不会没有注意到“泰诺”在采用“反阿司匹林”战略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成年男人(我们不能想象成年女子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围坐在董事会办公室的会议桌旁做出决定,把他们生产的新型对乙酰氨基酚产品叫做“不含阿司匹林的拜耳止痛药”。这个品牌能从“泰诺”手里夺走市场吗?不太可能。

图片 | 第104页 | 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于是,拜耳公司推出了一种对乙酰氨基酚产品,名叫“不含阿司匹林的拜耳止痛药”。这时,过去购买“泰诺”和其他对乙酰氨基酚类产品的人也许就回头买“拜耳”,因为它是头痛药里的领先品牌。

可是,这两个战略都不管用。

Dial仍然拥有庞大的肥皂市场份额,它的除味剂份额却非常小。

拜耳公司的不含阿司林产品在对乙酰氨基酚药品市场上的份额也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