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我清晰地记得儿子大卫出生的那一刻。五秒钟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呼吸,我吓坏了。护士拍打他的后背,也没有反应。当时每个人都很紧张。护士说:“这孩子是个倔脾气。”他仍然没反应。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发出新生儿的那种很尖的哭声。我当时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描述。但是,从那天以后,我发现自己常常疑惑:“他是不是真的很倔?”从医院回到家里,我就想,怎么能把护士说的话当真呢?不过是一个愚蠢的女人说的愚蠢的话。想象一下,我们怎么可以给一个出生不到半分钟的婴儿随意贴标签呢?

在随后的几年中,每当我怎么哄他,他都一直哭的时候,每次他不愿尝试一种新食物的时候,每次拒绝睡午觉的时候,每次不肯坐上去幼儿园班车的时候,每次不肯在冷天穿毛衣的时候,一个念头就会在我大脑里闪过:“她说得对,他就是倔。”

我实在不应该这么想。我上过的所有心理学课程都提到“自我实现预言”的危害。如果你给一个孩子贴上反应慢的标签,他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反应慢。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淘气,他总会有机会向你显示出他有多淘气。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避免给孩子贴标签。我完全同意这个理论,但我还是不能不把大卫想成一个倔强的孩子。

唯一能给我安慰的是,这样想的人不止我一个。至少在家长小组里,我会常听到家长这么说:

“我家的老大让我最头疼,最小的让我最放心。”

“鲍勃天生爱欺负人。”

“比利是个受气包,每个人都想从他身上得到好处。”

“麦克在家里就是个律师,他对所有的事情都有独到看法。”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喂朱莉叶,她那么爱挑食。”

“给瑞奇买什么玩具都是浪费钱,他玩什么玩具都要弄坏。这孩子简直就是破坏狂。”

我常想,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被贴上标签的呢?几年来,从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中,我意识到,孩子原本是清白的,在不知不觉当中被安排扮演某种角色。例如,一天早上,玛丽对哥哥说:“把眼镜递给我。”

哥哥说:“自己去拿,不要总想指挥人。”

接着,她找妈妈:“帮我梳头,别让头发打结。”妈妈说:“玛丽,你又指挥人。”

再接下来,她对爸爸说:“别说话了,我正看节目呢。”爸爸说:“听,又在发号施令。”

渐渐地,孩子被分配到“爱发号施令”的角色后,就开始认可这个角色,并且进入角色当中去。如果每个人都说玛丽是个“爱发号施令”的人,她就不得不这样去做了。

你也许困惑:“你不说出来她是个爱指挥别人的人,但你心里这么想,可以吗?”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家长怎么想孩子会影响到孩子怎么看待自己吗?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家长如何看孩子与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经历一下。看下面的三个场景,想象一下,你就是那个孩子。

场景Ⅰ:你8岁左右。一天晚上,走进客厅,看见父母在玩大拼图。你问是不是可以和他们一起玩。

妈妈说:“完成作业了吗?你都会了没有?”

你说:“写完了。”然后又问一遍是不是可以一起玩。

妈妈说:“你确认都理解了老师讲的功课了吗?”

爸爸说:“我一会儿检查你的数学。”

你又问一遍可不可以玩。

爸爸说:“好好看看我和妈妈怎么做,然后我们看你是不是能找对。”

你拿起一块拼块准备放在下面,妈妈说:“不,不是这儿,你没看见拼图最下面的边是齐的吗?你怎么能把一个齐边的拼块放在中间呢!”她不满地看你一眼。

父母怎么看待你: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场景Ⅱ:情况一样。你走进客厅,看见父母在玩大的拼图。你问是不是可以和他们一起玩。

妈妈说:“你还有别的事情可做吗?干吗不去看电视?”

你突然看见一块拼块,正要去拿。

妈妈说:“小心!别把我们拼好的弄乱了。”

爸爸说:“能不能让我们安静一会儿。”

妈妈说:“别动了,只能拼这一块儿。”

爸爸说:“你还不死心吗?”

妈妈说:“好,只能这一块儿,够了!”她看了爸爸一眼,摇摇头,翻了一下白眼。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场景Ⅲ:情况一样。看见父母在玩拼图,你也走近看他们玩。

你说:“我能一起玩吗?”

妈妈点点头:“当然可以!”

爸爸说:“拉把椅子过来。”

你拿来一块儿拼图,想拼在云彩下面,结果拼错了。

妈妈说:“差一点!”

爸爸说:“通常有一个边是齐的话,是放在边上的。”

父母继续玩拼图,你在边上玩了一会儿。最后你发现了一块儿正合适的。

你说:“看,拼上了!”

妈妈笑了。

爸爸说:“你坚持拼,就会拼好。”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你对父母对你的评价感到吃惊吗?有时候,一个字、一个眼神、一个语调就足以告诉你,你是个又迟钝又讨厌的人,还是一个有能力又受欢迎的人。父母怎么看待你经常只需要通过短短的交流就知道了。当把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孩子间这些点点滴滴的交流汇总起来,就可以知道父母看待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强烈,不仅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感受,而且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在这个练习里,家长认为你“反应慢”时,你是不是觉得你的自信心被摧毁?你还想自己再玩拼图吗?你有没有觉得因为比周围人都慢,所以很沮丧?你会不会对自己说:“还有什么可试的?”

当你被看作一个“讨厌的人”,你会不会感觉为避免被排斥,必须坚持自己?你有没有觉得被拒绝和冷落?你会不会生气,想弄坏他们的拼图,以示报复?

如果你被认为是受欢迎和有能力的人,你会觉得自己就会用受欢迎和有能力的方式去做事情吗?如果你犯了点小错,你会选择放弃还是告诉自己再试一次?

不管你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不管是什么原因已经陷入到了一个角色中,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一辈子都要饰演这个角色?他会被永远禁锢在角色当中,还是能够从角色中释放出来?

在后面,你会看到任何家长都可以运用这六个技巧把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出来。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六个技巧

1.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 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4. 以身作则。

5. 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6. 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Ⅰ.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Ⅱ.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Ⅲ.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Ⅳ.以身作则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Ⅴ.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Ⅵ.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不只局限在这一章。所有这本书上学到的技巧都是在创造这样的机会。例如:一位母亲常常称呼她的儿子是“健忘者”,写了下面的便条给她的儿子,帮助他重新认识到自己只要用心就能记得。

亲爱的乔治:

你的音乐老师打电话给我,说你参加最后两次管乐队彩排的时候忘记带你的长笛了。我相信你能找到办法,从现在起提醒自己带上它。

妈妈

一位父亲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称呼儿子“暴徒”。他说:“杰森,我知道你在写作业的时候,弟弟吹口哨打扰你,让你很生气。但是打人还是太过分了。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弟弟在你学习的时候保持安静吗?”

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的确不易,这也是身为父母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当孩子一再不改他们的恶习时,不仅需要我们克制自己不去强化他们的负面行为,不对他们大喊:“你怎么又这样!”而且需要我们花时间制定计划去帮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出来。

花时间问一下自己:

1.当孩子在家里、学校、朋友或亲戚家,他通常会是什么样的角色?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2.这些角色有没有正面的东西在里面?(例如:调皮有幽默的一面;爱做白日梦意味着有想象力。)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3.你希望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有责任感,不放弃希望,等等。)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回答这些难题,你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看一下下面所列的技巧,然后记下你在实际中真正使用技巧时,想说的话。

A.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B.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C.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D.以身作则。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E.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F.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G.你还想出了什么别的有效技巧?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刚才完成的这个练习是我多年以前自己做过的。我为什么要做呢?

一天晚上,大卫参加童子军聚会,我去接他回家。童子军团长示意我留下,和他去隔壁的屋子。他表情很严肃。

“怎么了?”我不安地问。

“我想和你谈谈大卫的事情,我们之间有些小问题。”

“问题?”

“大卫不听指挥。”

“我不明白。为什么?你是说他现在正在做的项目吗?”

他试图耐心地笑一笑。“我是说我们今年开始的所有项目。大卫脑子里一旦有什么想法,就会坚持到底。他有自己的做事方法,他也不想听别人的。坦白地说,别的孩子都挺讨厌他的,他占用了很多集体时间……他在家里也很固执吗?”

我不记得怎么回答他的,胡乱说了些什么,把大卫赶进车里,迅速离开那里。大卫在回家的路上很安静,我打开收音机,这样可以不必说话。我的胃疼得很。

大卫的固执被最终验证了。几年来,我说服自己,认为他只是在家里有些固执,但是,现在逃避不了现实了。外部世界也确认了我所不愿面对的事实。大卫是个固执己见,不会灵活处事的孩子。

我一直睡不着觉,躺在床上责备大卫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也责备自己一直叫他“顽固的人”“倔牛”。直到第二天早晨,我才从团长对大卫的观点中走出来,开始想办法帮助大卫。

有一件事我是非常确信的,那就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随波逐流,让大卫在自己的角色中陷得更深。我的任务就是寻找和肯定他的优点。(如果连我都做不到,还能指望谁呢?)他的确很有意志,又有韧劲,但是,他也一样有能力开放思路,灵活办事。这就是需要我肯定他的地方。

我列出了各种方法,来帮助他看到一个不同的自己。然后我试着想想过去是什么原因让大卫这么顽固。如果再发生这样的情况,我该对他怎么说?下面是我想出来的办法:

A)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全新的自己。

“大卫,你虽然想留在家里和朋友玩,但还是同意和我们一起去奶奶家。你很体贴别人。”

B)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家里每个人都想去不同的餐馆。大卫,你来想个办法,打破这个僵局。”

C)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爸爸,今天早晨大卫和我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不想穿靴子,我不想让他在学校湿着脚。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穿上他的旧运动鞋去学校,带上干袜子和他的新运动鞋。”

D)以身作则。

“我好失望!我今晚特别想去看电影。可是,爸爸提醒我,我们已经同意一起去打篮球……哦,我想还是把电影推后一周吧。”

E)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我记得你开始时对童子军训练营反应特别强烈。但后来你慢慢了解,并和别的孩子讨论了以后,还是决定试一试。”

F)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大卫,参加婚礼穿旧牛仔裤不礼貌,就好像是在说:‘这个婚礼不重要!’尽管你不喜欢穿正装打领带,我还是希望你能穿着得体。”

G)还有什么别的技巧吗?尽量接纳大卫的负面情绪,给他更多的选择,更多地尝试“解决问题”。

这是我改变对大卫看法的一个练习。我用新的眼光看待他,用新的方式对待他。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有的时候,进展顺利,他能做到灵活变通;有的时候,很不顺利,怒气让我又回到从前,开始对他大吼大叫。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坚持不放弃。这个倔强的孩子有一个同样倔强的妈妈。

现在他已经慢慢长大了。最近他又开始不讲理(就是不听我的话),我很生气,不假思索地责骂他是“倔头”。

他有些震惊,安静了一会儿。

“你就是这样看待我的吗?”他问。

“啊,我……我……”我很尴尬地不知道该怎么说。

“没关系,妈妈。”他很礼貌地说,“我现在对自己已经有了新的认识。”

时刻提醒自己(Ⅵ)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1.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你从3岁就开始玩这个玩具,现在看起来还和新的一样。”

2.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自己

“莎瑞,你能用改锥把抽屉的把手弄紧吗?”

3.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虽然打针的时候很疼,但他还是一直举着胳膊。”

4.以身作则

“输了是不好受,但我还是要输得起。祝贺你。”

5.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我记得你……”

6.当孩子又按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我不喜欢你这样。输了虽然很难过,我还是希望你能大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