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在我们使用新的技巧和孩子沟通时,有没有发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控制自己,不要回到老路上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挖苦、说教、警告、谩骂、威胁的词语已经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因为,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放弃我们熟悉的东西,并不容易。
一些家长经常告诉我们,即使参加了这样的培训,他们仍然在用自己不喜欢的方式和孩子说话。这让他们很沮丧。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事实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是进步,它是改变的开始。
我自己改变的进程就实属不易。我会又回到老路上去:“你怎么回事?永远都记不住上完厕所关灯。”然后,开始自责,下决心不再那样说话。但是,又忍不住会说出口。接着,又后悔。“看来我是学不会了……我怎么能那么说呢?……我知道了……我应该说:‘孩子,厕所灯还亮着。’或者:‘孩子,灯!’”然后,我会担心自己再也没机会说了。
事实上,我不必担心,因为他们总是忘关灯。下一次的时候,我就做好准备,对他们说:“孩子,灯。”就会有人跑过去,把灯关了。成功了!
也有很多次,当我说他们做“对”的事情的时候,好像并不管用。他们不当回事儿,甚至反抗我。这时候,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惩罚。
为了能深入理解惩罚的后果,请看下面两个场景,回答所提的问题。
场景1:
妈妈: 别在过道上跑来跑去的……我买东西的时候,你扶着妈妈的推车……你怎么什么都摸?我说过了,扶着推车!……把香蕉放回去……我们不买那个,家里有的是……别压那些西红柿!我现在警告你,如果还不扶着推车,你会有麻烦的……把手拿开……让我来挑冰激凌……你又跑,是不是想摔倒啊?
好,够了!你知不知道,刚才差点撞倒那个老太太?看来你该受罚了。今晚,别想吃一勺我买的冰激凌。我得好好教训教训你,不能这样行为粗鲁!
场景2:
爸爸:比利,看见我的锯了吗?
比利:没有。
爸爸:真没有?
比利:我发誓,我从来没碰过。
爸爸:那我怎么看见它在外面,都是锈,旁边还有你和小朋友的手推车?
比利:哦!我们上周用过,后来下雨了,我们就跑回家,我可能给忘了。
爸爸:你说谎!
比利:我没说谎。我真的忘了。
爸爸:哼!上周你忘了我的锤子,上上周你又忘了我的螺丝刀!
比利:爸爸,我不是故意的。有时候,我真的是忘了。
爸爸:我会让你记住的!你再也不能用我的工具。还有,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你还撒谎。明天晚上我们都去看电影,你自己留在家里!
问题1:是什么触发家长惩罚他们的孩子?
问题2:你认为受罚的孩子会是什么感受?
究竟惩罚还是不惩罚?
每次在小组里讨论这个问题时,我总会问大家:“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惩罚孩子?”下面是一些家长的回答:
“如果不惩罚他们,他们就会逃避管教。”
“有时候,我很生气,没有别的办法。”
“如果不惩罚,孩子怎么知道他做错了,以后不再做。”
“我惩罚儿子,是因为那是他唯一能理解的管教方法。”
我问家长,是否记得自己受罚时的感受,他们这样回答:
“我经常恨我妈妈。我会认为‘她真是一个泼妇’。之后,我又会有罪恶感。”
“我会觉得:‘爸爸是对的,我很糟糕,我理应受罚。’”
“我会幻想我病得厉害,让他们对我的所作所为后悔。”
“他们真坏。我要报复他们。只要不被他们抓住,我还去做。”
家长们讨论得越多,越理解惩罚会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议、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然而,他们仍然担心:
“如果我放弃惩罚,岂不是让孩子来掌控一切了?”
“我担心没了管教他的最后一招,让我对他无能为力。”
我理解他们的担忧,也问过吉诺特博士:“为什么会认为惩罚一个不听管教的孩子是应该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让他们承受行为的自然后果?”
他回答说,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我接着问:“如果孩子继续违抗你,这时候,可以惩罚吗?”
吉诺特博士说,问题在于,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换句话说,惩罚孩子,我们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观点(惩罚不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思)对我来说非常新鲜。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们该用什么来代替惩罚?
现在,花一些时间想想,在刚才的情景中,家长该怎样处理?
1.有哪些可能的方法(不用惩罚)来应对超市里的那个孩子?
2.有哪些可能的方法(不用惩罚)来应对那个拿走爸爸工具又不归还的孩子?
我总是惊讶于家长们的智慧和灵感。一小会儿安静的时间,就能想出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请看下面来自一个小组的建议:
⊙妈妈和孩子可以在家里,用一些小道具,排练一下在超市里购物的过程。在演练当中,妈妈可以教给孩子,在超市里购物的一些行为规范。
⊙他们可以一起读一本简单的图画书《杰妮去超市》。书里介绍了,在购物小组里,杰妮作为活跃分子,主要负责帮助推车、装货、卸货、整理货物。或者,杰妮在妈妈的帮助下,负责找到购物清单(用文字或图画表示)所列的东西,并负责把它们放进购物车。
⊙爸爸和儿子可以建立一套类似图书馆的系统,每次借用的时候,检查每样工具,并保证归还。
⊙爸爸可以在儿子生日的时候,送他一套初学者工具,这样,他就知道爱惜自己的工具了。
注意,所有这些建议,重点都在预防。如果我们每次都能防患于未然,那就太好了。但有时候,我们没有预见到,或者我们没有精力去做的时候,下面的方法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1. 请孩子帮忙。
2.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 表明你的期望。
4. 提供选择。
5.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 采取行动。
7.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假如孩子还不听话,妈妈不得不离开超市,接下来该怎么办?第二天,不用再说教,也不用长篇大论,让他经历行为不当带来的自然后果。
对于多数孩子,这几步就足够唤起他们的责任心了。
现在,我们讨论另一个方法,来帮助家长处理孩子屡教不改的问题。在一次讲座结束后,一位母亲叙述了她面临的难题,她的儿子鲍比总是不能按时回家。她告诉我们,他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也不遵守诺言。她说的时候,其他父母也发出认同的叹息声,看来,她的问题有些普遍。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给这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练习。我站在鲍比的立场,重新把这个情况介绍给大家。然后,我写下了家长在鲍比常年迟到的问题上,可能用到的三种方法。
你现在也可以试试。读完鲍比的故事和家长的反应后,把鲍比可能会有的感受写下来。
鲍比的故事:
我喜欢和同学放学后在操场上玩。我知道应该5:45回家,但有的时候,我忘了。昨天和前天,我回家晚了。我妈特生气,我不想让我妈再对我大吼大叫。那天我问同学几点了,他告诉我6:15。我马上不玩了,跑回家,向我妈解释:“我真的是问时间了,但已经太晚了,我是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的。”
第一位家长的反应:
“我已经听够你的借口了!再也不相信你了。这次你要接受惩罚。从下周开始,每天放学就回家,不能出去,也不能看电视。我不在的时候,我会让姐姐看着你。回你自己的房间吧,晚饭已经没了。”
鲍比会怎么想?
第二位家长的反应:
“哦,亲爱的,你都跑得出汗了。我给你拿块毛巾擦擦,向我保证别再迟到了。”
“你真让我担心,过来洗洗手,晚饭要凉了……哦,要不妈妈给你热一热?”
鲍比会怎么想?
第三位家长的反应:
“你说你在尽力往家赶,但我还是不高兴。我不想再看到你那么急急忙忙的。我希望你说好5:45到家就能做到。”
“我们已经吃过晚饭了。厨房也没剩什么吃的了,你要愿意就自己做个三明治。”
鲍比会怎么想?
我们当然不可能知道鲍比的真正想法。但你可能想知道小组里的家长,在做完练习后是怎么想的。他们认为第一位家长的做法太侧重惩罚了。(孩子可能会想:“她真坏。我要报复她。”)第二位家长太好欺负。(孩子可能会想:“我做什么都可以逃脱处罚。”)第三个家长做得“正合适”。她没有惩罚,但又表明了自己的坚定立场。(孩子可能会想:“妈妈真生气了。从现在开始,我最好按时到家,她既然相信我,我不能让她失望……我也不想自己做三明治了。”)
理解了这个练习后,这位妈妈就回到家里,用了第三种方法,果然见效。坚持了三个星期以后,鲍比的老毛病又犯了。这位妈妈实在没有招了,当她把自己的烦恼在小组里讲的时候,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假如所有方法都试过了,问题还是一遍又一遍地出现,怎么办?……除了惩罚,再找不出别的办法的时候,该怎么办?”
当问题一再出现时,情况就会变得比先前复杂。那么复杂的问题就需要复杂的技巧。家长辅导员、劳务谈判代表、婚姻咨询师已经总结出一套非常好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和冲突。这是我在小组里介绍给大家的:
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第五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
简单介绍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后,我们决定还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把它演出来。我扮演母亲,真正的母亲扮演她的儿子鲍比。下面是那天晚上的对话录音记录。可以看出来,这位母亲完全进入了她儿子的角色。
母亲:鲍比,我想和你说点事。你现在方便吗?
鲍比:(怀疑地)可以啊。什么事?
母亲:关于按时回家吃晚饭的事。
鲍比:我告诉过你了,我已经尽力了。每次都是玩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得离开!
母亲:哦?
鲍比:没人比我走得早。一个都没有!
母亲:嗯。
鲍比:我还得不停地问别人时间,我的破表坏了,他们老冲我说:“闭嘴,烦死了!”
母亲:噢,那是挺让人难过的。
鲍比:是啊,肯尼叫我“小屁孩”。
母亲:太过分了……我听出来了,你今天在学校,受到了来自小伙伴的压力。
鲍比:就是!
母亲:鲍比,你知道我的想法吗?
鲍比:知道,你想让我早点回家。
母亲:这只是一部分,最主要的是如果你回来晚了,我会担心你。
鲍比:你不用担心!
母亲:我也希望自己不担心……我们一起想一想,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都接受。(妈妈拿来笔)你先开始。
鲍比:我回来晚了,你别担心。
母亲:好,我写下来,还有呢?
鲍比:我不知道。
母亲:嗨,我有个想法,我去操场把你叫回来。
鲍比:不,不好。
母亲:我先都写下来,一会儿再看哪些接受,哪些不接受。还有吗?
鲍比:(停顿了很长时间)可以把我的表修好。
母亲:(写“修理手表”)还有吗?
鲍比:我们干吗非得一起吃晚饭?能把我的晚饭留着吗?
母亲:(写“留晚饭”)现在天黑得晚了,我们可以把晚饭时间推迟15分钟。
鲍比:就15分钟啊?
母亲:你想再延长些,嗯。(写“晚饭推迟15分钟”) 还有别的吗?
要不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想去掉?哪些想保留?鲍比:看看吧。
母亲:(读)可能的办法:
鲍比回家晚,妈妈别担心。
去操场叫鲍比回来。
修表。
把晚饭放烤箱里。
晚饭推迟15分钟。
鲍比:去掉“你去操场叫我回来”。你要那样的话,肯尼更得说我了。
母亲:好……我想去掉“回来晚,我不担心”。我不可能不担心。接着看下一个。我可以把晚饭推迟到6:15。你觉得15分钟够吗?
鲍比:不……太少了吧。
母亲:我偶尔可以把晚饭给你放烤箱里,但你要提前告诉我。
鲍比:好。留下“修理手表”。
母亲:问题是,你已经是第二次把表弄坏了。我不愿意再花钱给你修表了。
鲍比:我有存钱,差不多四美元,够修表吗?
母亲:不太够……不过,我和爸爸可以帮你凑钱。
鲍比:我戴的时候会小心的。我和肯尼掰手腕的时候,就摘下来……我玩的时候就可以看表,知道什么时候该回家了。
母亲:会吗?……嗯。(看一眼写的单子)好,我们来看看目前我们达成的共识:
我推迟15分钟,你就可以多玩15分钟;
我们凑钱修表;
我偶尔可以把晚饭给你放烤箱里,但你要提前告诉我晚回来。
这些办法怎么样?
鲍比:好!
后来上课的时候,每个人都来问鲍比的妈妈:“你试过那些方法了吗?……结果怎么样?”
她笑着告诉我们,当天晚上她就回家试了,鲍比对那些办法很感兴趣。“真好玩!”她说,“我们争论最激烈的是他不愿意带表。但是,如果晚饭能推迟15分钟,在6点的时候,他可以听到消防站的汽笛声,就知道该回家了。”
听起来是不是并不难?其实,学习每一个单独的步骤并不难,花一点时间就学会了。最难的是我们能转变我们的态度。我们不能再把孩子当成一个“问题”来纠正,同时,也要放弃“成年人总有正确答案”的想法。不要担心我们不够严厉的话语,会被孩子们利用。
我们要坚信如果肯花时间坐下来,和孩子分享彼此的真正感受,我们会和孩子一起想出双方都接受的解决方法。
这个方法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就是当我们出现冲突的时候,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或者担心谁输谁赢。我们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找一种方法,让我们的个人需求得到尊重。同时,我们也在教导孩子,他们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我们的仇敌。我们在教给他们如何参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是现在,还是身处困境,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将来复杂的社会中,这个方法都能让孩子受用。
作业
1.下个星期,请用代替惩罚的方法。你用了哪些方法?孩子的反应是什么?
2.想一想在家里经常发生的问题。哪些可以用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处理?
找出你们都方便的时间和合适的地方,和你的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3.阅读第二部分
时刻提醒自己(Ⅲ)
代替惩罚的方法
1.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
“我的新锯被扔在外面,都被雨淋得生锈了,我太生气了!”
2.表明你的期望
“我希望我的工具被借走以后,能完好无损地归还!”
3.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现在需要用钢丝球使劲把上面的锈擦掉。”
4.提供选择
“你要么借我的工具及时归还,要么以后再也不能借。你来决定。”
5.采取行动
孩子:爸爸,你的工具箱锁上了!
爸爸:没错。我希望我的工具放在哪儿,还能在那儿找到。
6.解决问题
“我们想个办法,既能让你继续用,又能让我用的时候也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