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粹倾情,只为燃起一盏心灯。因为被点亮的是千年文化精髓,是我们心灵向往的圣处。

学海遨游,只为芳华泅渡。因为我们愿意在心田种满精致的诗魂!

国学,就这样,经过千年的历史积淀,文化传承,以它独具魅力的姿态,突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也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国学,概念很广,简要地说,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即“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它包括历史、文学、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以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建筑等多方面。国学是人类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也是闪烁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绚丽光影。

近年来,“国学热”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令人欣慰。更可喜的是,很多家长开始对孩子进行国学启蒙教育,希望孩子奠定扎实的国学根基,以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国学热”的兴起,我们不应只看到它表面的热闹,而应深入省察,透视其深层的原因,认识到它是一个国家全面振兴时期必然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以此来重新托起国家的尊严。

著名的散文家刘白羽说:“每一部名著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片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国学就仿佛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现,它细数着人世的沧桑,诉说着岁月的变迁。阅读它,就像与一位智者、一位挚友交谈,在他那双洞悉人世的慧眼的凝望中,在他那沉甸甸又带着暖意的警策下,你必然有所悟有所得。余秋雨先生在为《知道点中国文化》一书作序时说道:“不知道是可惜的,区区五尺之躯,不以文化群峰为背景,只是一种无觉无明、平庸卑琐的生理存在。人凭文化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沟通,并通过文化证明自己是谁,对此,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有一种荣辱感。”国学的内容融汇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仁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之思想,告诉人们:做人要含蓄浑厚,只有宽广深厚的胸襟才能容纳天地万物,使自己真正地修身养性;懂得如何为人处世,知道该怎么样去学习、去陶冶情操,以此来帮助我们洗却心灵的尘埃,增强我们的洞察力,不断去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国学,作为传统,是一种历史的创造和存在,是一种能够温暖我们生命和心灵的财富。尽管我们有时与这种传统文化存在着一种时间上的距离和心理上的距离,但是,它却是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基础,它的因子充满了我们的血液,它构成了我们精神成长的客观环境。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其实都是它的受益者。

国学著作从儒、道、墨、法诸子百家,到诗、词、歌、赋、文学小品,种类繁多,浩如烟海。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领略到国学经典的核心要义,减少在茫茫书海中不得要领的辛苦?本书即是您的理想选择。该书为修订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更精细的归纳与完善,如标题的提炼、条目的增删、篇目的调整等。总体来说,分为常识卷、经卷、史卷、子卷、集卷、蒙学卷、文化艺术卷七个篇章,内容涵盖了历史常识、礼仪民俗、伦理道德、经史子集、琴棋书画等多方面,为您全面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

 

编者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