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把自己想象成“无名氏”

 

羞怯最大的痛苦之一,就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没人知道你是谁,那么你便能愉快地和他人交往。你可以随心地做你想做的,说你想说的,并且不用顾忌自己被别人评头论足。

 

谁?我吗?我是无名氏

全球顶尖的羞怯心理研究学者曾运用面具伪装技巧,成功帮助患有严重羞怯症的弟弟小乔治·李巴多克服了害羞。小乔治·李巴多非常害羞,只要家里有客人,他就会跑出家门躲起来。他在学校不快乐,不敢与人有眼神交流,也从不和他人玩耍。

他的哥哥菲利普有天想到一个好办法。他建议小乔治玩一个特别的游戏。他让小乔治套上纸袋,只露出眼睛和嘴巴。小乔治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开心极了,甚至要求上学也套着纸袋。老师同意了这个做法并告诉其他小朋友这是为了好玩。当其他小朋友问小乔治是谁时,小乔治骄傲地挺起小胸膛,骄傲地回答:“我是无名氏。”

在校期间,小乔治靠着纸袋带来的匿名的安全感,自在地跟其他孩子玩了一整年,甚至还参加了校庆表演。

匿名效应的有力证明是,隔年,小乔治在校庆中担任重要角色,并且脸上没有戴任何遮挡物。高中时,乔治已经有了亲密好友;高三时,他还担任了班长。

这里并非要你戴着面具出没于购物商场,而是请你思考暂时性匿名的强大作用。如果别人不知道你是谁,你与别人聊天沟通就会容易很多,从而积累宝贵的互动经验,帮助你更自在地与平常那些令你感到局促不安的人进行沟通。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像小乔治一样摘下“面具”。

有机会的话不妨参加化装舞会,例如跨年或万圣节的聚会,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