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业方法论

我读一个人的传记,特别是当代人物的传记,关注的是两个点:

1.他成功前积累了什么,哪些是可以复制的,哪些是不能复制的。

2.他现在的成功让他哪些话是光环效应,哪些话是不得不说,哪些话是发自肺腑的。

1.刘强东为啥能做大

最近读了一本书——《年轻就是要活出你自己:刘强东的商业新逻辑》,谈的是刘强东成长和成功的故事。

■知识介绍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很多刘强东早期的经历。

刘强东是一个苦孩子出身,所以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他听从老师建议,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准备将来从政,就选了社会学专业,后来才知道这个专业找工作不容易。

进了大学,刘强东为了不向家里要钱,就勤工俭学。因为知道学社会学找工作不易,他就想学一样实用的而且有前景的技能,将来行走江湖还能混口饭吃。结果他就自学计算机,凭着超人天赋,居然成了编程高手,给企业没日没夜打工,赚了第一桶金。

有了钱,他野心膨胀,承包了学校附近的餐馆,却只做甩手掌柜。结果呢,手下坑他,赔了本不说,还背上了20万的债务。

刘强东没有办法,去日资企业打工六年。这六年一是还清债务,二是让他通过学习日资企业的管理,明白了自己在管理上的很多不足。

无债一身轻的刘强东再次创业,卖的是刻录机,靠的是抓住市场空白的能力和果断的执行力,加上不卖水货的坚持。几年下来,他占有了中关村刻录机批发市场60%的份额。

然后他主动下沉,建设门店做直销,短短几年拥有十几个门面,而且个个赚钱,有了几千万积累。正当他准备大干一笔时,“非典”来了,他一周就损失800万,看起来他要顶不住了。

于是他尝试通过网络卖东西,发了很多帖没有人理。直到有一天在一个论坛发帖,帖主不但没有删帖,还留言说这是他在中关村见到的唯一不卖假货的人。结果这条留言为他带来了六笔交易,也让他开始领悟网络的力量。

“非典”结束后,他主动选择关闭线下门店。六个中层干部四个反对,可他坚持,最后大家妥协。

京东转型做电商,这个时候,刘强东亲自写了京东电商平台早期的ERP系统代码,这些代码居然在修修补补下支撑了京东近十年的运营!

后面的商业故事就是刘强东不断融资,不断和市场对赌。其实刘强东做电商没有钱的时候,拿到的第一笔融资是很亏的,因为代价太大,但是幸亏投资人遇到经济问题,主动撤回投资,给他再次融资的机会,否则也没有今天的京东。

■扩展思考

读完刘强东的故事,我的体会是:

1.一个人做事的韧性比他做事的才华更重要,很多人有才华,但是几次失败就能彻底把他击垮。刘强东出身穷苦,反而培养了他能吃苦、能坚持、不怕打击的韧性。

2.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时代的大背景。“非典”看起来是一个偶然因素,但是即便没有“非典”,电子商务也是时代趋势,不可避免,“非典”不过是加速了这一进程。京东的成功离不开这个大背景。

3.在早期的发展中,运气很重要。就好比我们说遇到贵人,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但一个人自己修炼得越到位,遇到贵人的概率越高。

4.绝大部分人都不能和刘强东比智力,但是你们也不能和他比努力。刘强东的工作强度是普通人不愿意承担的。

5.假如刘强东没有读大学,就不会有机会进入日企,学到先进的管理思想;要是刘强东没有自学IT并成为高手,就不会在京东刚开始规划时就想到用IT技术节约成本。知识能改变命运,问题是很多人没有学到知识,他只是读了大学,或者上了几年班。

6.刘强东每一次决定转型之前,并不全是赌博,他内心都经过计算——至少我的资金还能撑两年,有两年时间,我可以全力争胜。

7.你可以狡黠,你可以圆滑,你可以装傻,但是你一定得坚持一些底线,日积月累,这个就叫人品。人品这个东西,平时没有什么大用,但是关键时刻,出现一次,也许就能救你的命。刘强东坚持不卖假货,这点我觉得很棒。

■拆书建议

成功没有偶然,但是成功也不能轻易复制。

学习了刘强东的经历,在你自己要创业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知识贮备够不够?资本积累够不够?人脉关系够不够?核心团队有没有?最重要的是,如果遇到失败打击,你能不能站起来,你有没有后手站起来?

2.周鸿祎的互联网思维

周鸿祎是一个争议巨大的人,他做的很多事情大家都未必喜欢,流氓插件他是原创,说后来的人比他更流氓那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搞3Q大战,绑架用户,更是让人气愤。

但是就是这样让人气愤的一个人,被视为同行公敌的一个人,他的产品还是成为了互联网上的装机必备软件。这是为什么?

我们可以通过他新出的《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来观察他思考问题的方式。

■知识介绍

总结周鸿祎的逻辑,我归结为三句话。

第一,先做用户再做客户,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

什么是用户?就是使用你产品的人。什么是客户?是愿意为产品的各种增值业务付费的人。

传统生意把潜在用户直接转换为付费用户,而互联网思维是先用好的免费服务吸引足够多的用户,再海选出愿意付费的客户。甚至是一开始根本不考虑是否有客户,而是是否有足够多的用户。用户多了,赚钱的方式就会从用户的痛点需求中慢慢挖掘出来。

第二,没有一定规模效应的用户,是没有付费客户的,这是互联网时代的赚钱模式。

如果用户数量不能快速形成一个规模,那么这些用户其实也很难成为后续运营的基础。

360运营是从查杀流氓插件这个痛点入手,快速做大规模的。有了规模,慢慢发现更多需求,先是查杀木马,后是查杀病毒,最后做安全浏览器,结果在浏览器市场上找到了盈利模式。

这些都需要规模的支持。

第三,要吸引海量用户,杀器之一是免费服务,杀器之二是极致产品体验,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推广模式。

周鸿祎认为数字化产品必然要免费,将来甚至连硬件产品都可以谈免费(至少是免利润)。

因为免费,用户就能无障碍使用,这样人就都来了。有人就会提出更多要求,这些人会变成付费用户。但是免费就能吸引用户吗?不能,周鸿祎特别强调的是即便是免费产品也要极端重视用户体验。

当好的产品抓住了用户的痛处,这种痛点被解决的体验就会导致用户变成你口碑推广的种子,你就节约了巨大的营销成本。

周鸿祎举了一个例子,说用户装了360,发现开机慢,往往会骂360杀毒不行,但是实际原因往往是用户开机项装得太多,需要优化。360就做了一个优化开机项选择,而且都是一键优化模式,能带给“小白”用户特别愉快的体验。

一个好的产品应该让对这个事情不怎么懂的用户都能上手,这才是成功。这一点我非常赞同,用户使用成本越低,产品推广越容易成功。

有了这三点,整个商业链条就打通了,商业模式、赚钱模式、推广模式就都出来了。

■扩展思考

做出一个有极致体验的产品,不是说说就可以的。周鸿祎的建议是像“小白”一样去思考,这一点的确非常重要。

我做在线课程就体会很深,“高大上”好不好,当然好,但是学不会啊。对“小白”而言,“高大上”只会让他佩服你,学得到才是在线教育的根本目标!

熟手有时候都忘了自己当初学不好、学不会、学不到的经历,做出来的东西往往就特别不接地气。

某种意义上,我的模式也是有周鸿祎说的这个路线轨迹的,我的微博、微信、电子书这种数字产品的分享是免费的,但是在线课程(包括答疑、分享、作业批改)是收费的。

■拆书建议

我和周鸿祎商业模式的不同在于,他是一个全民性市场,我是一个小众市场。我要达到规模效应并衍生出更多商业模式,其实空间相对小很多。这也导致我需要更快走到付费模式,因为小众市场无法吸引资本投入,只能靠自己造血生存。

请思考:

你所在公司的产品能运用周鸿祎先免费再收费的模式吗?

你的公司所处的是全民性市场还是小众市场?

你公司的产品体验如何?可以怎样改进?

3.从王兴的九败一胜看创业

虽然《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这本书的书名有模仿日本新首富柳井正《一胜九败》的嫌疑,但我看后还是感悟很多,也许是我正在创业的缘故。

有时候一本书好不好,不仅仅看文笔、看内涵,更要看你和书的主人公,是否有经历上的契合。越是有同样的经历,越能理解他的一些话。

■知识介绍

王兴是国内有名的连续创业者,第一个项目校内网卖给了人人,作价千万,团队几个小伙伴倒也不亏,他后来总结这个项目没有坚持下去是因为没钱。

第二个项目饭否网刚有起色,但因网络监管的问题被迫关闭,他总结是不懂政策。

第三个项目海内网是没有把握白领的需求,没有游戏基因,输给了开心网,他总结是不懂用户,产品不行。

直到第四个项目美团网,他才慢慢走上正轨。美团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团购网站,发展前景看好。

王兴早期创业虽然名气很大,却是屡战屡败,难得的是,他的小伙伴对他不离不弃,早期创业团队的人,绝大部分依然和他一起多次创业,最后终于做出了美团。

个人创业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创业需要能力互补的团队。

第一,王兴团队的很多人最看重王兴的深度逻辑思考能力,这种能力转化为王兴对行业的战略思考能力。而王兴也慢慢认识到不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必须交给更有执行力、更有相关能力的人去操作。

但是他的习惯是,“你做事情我不管,但你做事情的逻辑一定要给我说清楚”,否则他的理工男脾气就纠结了。这一点和我倒是很像。如果一件事情,我想不清为什么,我不会轻易去做,起码得自己把事情想明白了才能做。

王兴本人后来对柳传志的管理九字法“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也很认同。但是为什么他的班子认王兴这个班长呢?这就是第二点,怎样的老大才能让大家感觉放心?

第一有信用,给小伙伴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第二有远见,能看到小伙伴看不见的东西。

第三有决断,想清楚的事情能够马上执行。

第四有原则,能坚持自己说的核心价值观。

我觉得做到这几点很不容易。先说信用这点,王兴的小伙伴在美团发展顺利时都没有书面股权承诺,但是他们相信王兴。这种相信绝不是因为王兴发誓赌咒,而是在过去一次次金钱分配的场合,他们看到了王兴对钱的态度。比如王兴经常领最低的工资,这里需要交代一点——王兴家庭条件很不错,不差钱,他就是想做成一件事,我想这也是他更愿意做事的背景。

王兴有一个很有趣的管理细节,他精打细算现金流,坚持给员工发工资,哪怕低一点,有工资让大家不担心有一顿没一顿。做事业需要长期心态,短期心态是不行的。

有些人创业,一开始看不见前景,往往许诺美好条件拉人入伙。结果,要么做不到,大家失望;要么稍微有一点起色,又后悔分给别人太多,想赖账。这两种都是不可取的。但是利益面前,真能淡定的人不多,所以人品不是说出来的,是你去一步步做出来的。

再说说远见,远见这个东西是大家和你一起就未来做判断,每次你都判断得准,看得更深,发现问题更快,那么大家就会服你。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都说商机无限,传统行业存在转型需求,但是具体怎么做?方向是什么?业务形态是什么?如何一步步做到?如何提防竞争对手夹击?你能不能先人一步看清楚,想明白,发现未来的市场蓝海,这种战略判断力是成为老大必备的。你做事可以不如手下,但你的判断力一定要能高人一筹。

不过现在“口炮专家”一堆,真能解决问题的人很少。要是王兴缺乏以身作则的执行力的话,那也不行。很多事情就是说清楚了也得做到位,这不是平时饭桌上的“口炮党”能解决的,这就是书生和企业家的区别。也许有些人写文章谈趋势比企业家说得还明白,但是企业家是那个有能力带队伍整合资源做出来的人。没有执行力,战略也是空谈。

一执行就会遇到挑战,遇到各种困难,那么哪些策略要坚持,哪些需要调整?这种随机应变除了拼创造力,很多时候是要做舍弃的。靠什么舍弃?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王兴做美团做了两个重大价值判断:第一,公司是高投入、低利润行业,这样必须靠科技解放生产力,抓成本控制;第二,消费者第一,商户第二,公司第三,必须做好消费者服务,让他们变成重复消费者,进而给商户创造价值,最终做大公司。

很多事情有了这个价值判断,做决策反而简单,不容易陷入细节。

■扩展思考

我带着小伙伴做在线教育,现在愿意和我合作的人越来越多。说实话,也和上面四点有关系。

我和小伙伴经常一起玩小合作,每次小合作我都要论功行赏,大家都知道我的风格是不亏待小伙伴,而且打款永远是第一时间,往往是别人给我的钱还没有到账,我就先把小伙伴的钱打过去了,这样做,就是积累信用。

后来我说做在线教育,大家并不是特别看好,认为网上有一万人付费学PPT不太现实;我说图文模式是好的学习模式,大家也是半信半疑;后来我做Word课程,大家也觉得这种课程没有人会去学。但是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至少到目前,我的判断还是对的。

这就让大家对我的判断力建立了信心,有了这个信心,加上分钱积累的信任,大家就愿意和我合作,我相信哪怕别人给他开更好的条件(我觉得这个也很难),他也愿意和我合作。

我每个月都会提出月度目标,到目前为止,每个月都完成了目标。虽然有好几个月目标完成得非常艰难,但是想尽千方百计,都完成了。我为了目标,全国到处跑,也是拼了。

没有执行力,大家也不会跟着你,领导就必须以身作则,而不是颐指气使。

将来价值观也是我们的重要考验,如果真有机会做大了,尊不尊重契约?信不信守承诺?钱好赚了,要不要坚持亲自服务你的学员?

这些问题都是一开始就要变成公司内在文化的东西,变成内在血液的东西。

我和小伙伴讲,我们创业是进入一片看起来是蓝海但是还没有找到开启阿里巴巴宝藏大门的领域,所以:

第一年,我们的工作是找到可行的模式,生存下来,就很成功;

第二年,我们的工作是解决利益的分配,大家认同,夯实内功;

第三年,我们的工作是确定公司的文化,发展团队,积极拓展。

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着急,不能因为担心别人做得比我们快就想冒进。任何一个创业者都要看到,别人的成功是积累了很多很多挫折才实现的。

我们没有王兴的清华背景,没有他那么高的知名度能量,没有投资人青睐,我们就更不能大意自满,只能兢兢业业,先生存,再发展。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还有收入,就一定先照顾好小伙伴,这就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留住最好的老师,尊重有才的人,他们自然给你带来最好的课程给学员。

■拆书建议

本书总结王兴个人的一个能力——快速学习的能力,我非常同意。

我常常对很多找我合作的70后同龄人讲:“好好做你现在能做的事情吧,关于网络,你们是彻底Out了。”很简单,不管他们承不承认,他们都是拿着自己的逻辑去理解互联网,而不是带着初心重新理解互联网。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你过去的所有经验都可能是负担,不快速学习,快速进化,你就会被淘汰。以此与大家共勉!

4.为什么我们很难成为褚时健

最近读了好几本关于褚时健的书,其中《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是唯一得到他本人认可的版本。

■知识介绍

褚时健这代人和80后、90后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代。他们幼时贫困,自小就对生活有极强的忍受力。褚时健因为堂哥的建议选择去昆明读书,那时的昆明因为有西南联大,正是生活清贫但思想繁荣的时刻。褚时健能够有后来的成就,这种成长背景不可忽视。

褚时健这代人的个人荣誉和国家存亡是天然交织在一起的。如果没有日本侵华战争,云南断不会有这样一段文化人汇集的日子;如果没有西南联大和这些从北方、南方逃难到昆明的文化人熏陶,褚时健也很难形成边陲少年所稀缺的视野和格局。

一个人能成为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一定有着普通人没有的视野和格局。褚老这代人,初中生阶段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救国兴亡,恨不得把一天当一年用。

我们现在的孩子,更多关心的是我能不能如何如何,觉得有钱就可以任性,这样的人是不会有大出息的——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心胸格局越大,能成就的事业格局也越大。一个只想着自我成就的人,是很难让更多的人跟随他一起创业的。

仅仅是有格局还不够,必须还有能力。褚时健自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商业天赋,虽然他只是一个初中生,却能够把一个学校的伙食管得妥妥帖帖。经营是褚时健的天赋,他的天赋最开始的来源就是因为穷,他痛恨一切浪费,恨不得让一分钱变成两分钱,并为此不顾一切动脑筋琢磨事情,这成就了他的经营思想。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富裕社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看到很多创业公司,收益还没有见到,刚做起事情就入驻高档写字楼,提供免费咖啡点心,晒各种福利——我不是说这不是吸引人才的一种方法,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人,很难建立那种发自内心的节约成本的意识。

我现在自己创业,小伙伴都是那种非常珍惜物资的人,我个人也是最讨厌浪费。但这不等于我们不舍得花钱,该投入的钱我们舍得砸,比如对我的小伙伴,我是力所能及提供最高的回报。

有才华的人是财富,但是养成骄娇二气的人不是财富。

新中国成立后褚时健因反右被牵连,在深山农场耽搁了20年岁月,等有机会出来做事,已经是50岁出头,但这20年,磨砺了他的性格。用褚老的话说:“经历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笔财富,但一个被经历的苦难压倒的人,是无法获得这笔财富的。”

很难设想,如果没有这段经历,褚时健会有怎样的人生轨迹,至少这段“反右”经历让褚时健下定决心远离官场,专心做企业。

后来褚时健在经营糖厂时业绩出色,被调任玉溪卷烟厂,从此开始了他作为企业家的辉煌之路。红塔集团在鼎盛时期,也就是1997年,一年上交国家利税就达到了300亿人民币。中国房地产公司领头羊万科集团做到300亿利税,还是在2013年,而且1997年的300亿购买力,可是远远超过了2013年的300亿。

再后来褚时健60多岁因挪用公款入狱,女儿自杀,人生又一次陷入低谷。所有人都以为褚时健会从此沉沦,哪想得到,他因病假释后专注农业经营,2012年“褚橙”横空出世,成为励志的首选礼品。现在他打造的现代农业,已经帮助当地很多农民脱贫致富。

从褚老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磨难的考验,那么当他在事业中一次次遇到磨难的时候,他又如何有面对磨难的心智和勇气?

褚时健能做成事业,最对我胃口的是他从来不搞价格战,他做的东西就是要比别人贵,当然也要比别人好!

他做卷烟,首先强调产品的品质。产品的品质如何保证?褚时健的做法是从原料产地、设备工艺、内部管理三管齐下。

没有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是做不出好产品的,也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再好的设备也需要好的原料匹配,所以褚时健一早就投入巨大精力做烟田投资,教烟农种烟草,在技术上指导,在资金上帮扶,从而成就了自己的核心资源产业链。再加上好的内部管理机制,褚时健有效调动了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大家有奔头,自然努力干,好好干。

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居然在十余年时间里成为全国第一纳税大户。

■扩展思考

这些简单的道理,放在今天依然成立。

现在网上流行的互联网思维、产品经理思维,说白了就是褚时健当年做的事情。

1.必须做出让用户用了说好的产品,你做到极致,自然有好的口碑。

2.重视科技的力量,相信科学。

3.一手抓市场,一手抓产业链。

4.用利益共享、利益捆绑的思维调动整个产业链的积极性。

这些管理思想不新鲜,但真正做到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我们现在的企业开口融资,闭口上市,谁真的在意产品?谁天天关注科技?谁让自己的产业链也因自己的成就受益?

一个企业家不能仅仅是用财富来衡量,而是要看他是否用好的产品和服务提升社会品质,让更多人因为自己的事业过上好的生活,我也相信,这样的企业理论上应该成为最好的企业。

没有格局,没有理想,没有吃苦,没有利他,这才是我们和褚老的差距。

■拆书建议

所有的经历都是积累,但你得先成为那粒能从积累中吸取营养的种子。

现在“吃苦教育”经常被提起,说白了就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没吃过什么苦。在学校没进社团、不擅表达、追“女神”失败、被同学笑话就恨不得死去活来的孩子,怎么可能因为挫折获得人生的经历。

5.如何从马云演讲中学到干货

马云在中国企业家中的影响力不用多言,所以马云当年的内部讲话被改编成书后,很受欢迎,这似乎是第二本。

马云的内部演讲,如果你一篇篇通读下来,会发现一个特点:

他其实是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一样的意思,很多演讲里面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都是认为电子商务拥有光明的未来。

企业家演讲集的内容接近是常见现象,那么怎样读收获会更大呢?在这里,我分享一个简单四步读书方法。

第一步:通读全文;

第二步:标注金句;

第三步:分类归纳;

第四步:点评感悟。

一开始我会快速阅读,发现雷同内容就跳过,然后我会做记号,标注对我有启发的内容,等读完我会摘录全部文字内容,然后分类。

分类这件事情很重要,可以把不同时期、面向不同对象,马云就某一问题的论述集中起来,可以系统了解他的观点,看看有无矛盾之处。

最后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对马云的讲话做一些点评,让马云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碰撞一下,收获才会更大。

■知识介绍

1.马云论战略:战略不是战术

企业在竞争中失败主要是四个原因:第一是看不见对手,第二是看不起对手,第三是看不懂对手,第四是跟不上对手。

战略就是活下去。要活下去,你必须要想清楚三件事情:第一是你要做什么,第二是怎么干,第三是干多久。

通常的战略,要用一个月评估,三个月检查,一年微调,三年才能看到结果。如果明年就要检验今年的战略效果,那不是战略,而是战术。

带兵打仗,有些毛头将军看到自己的一个营被吃掉,恨不得马上冲出去,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就没戏了。优秀的将军绝对不在冲锋陷阵的时候出现,而是在撤退的时候出现。什么时候该下手,什么时候不该下手,这才是公司的治理和发展之道。

武功高强的人都深藏不露,一旦暴露,人家就会防你。等人家防你,知道你很聪明、很厉害的时候,你的武功基本上就没用了。当你的口袋里并没有枪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防御你,这是很可怕的。

2.马云谈运营:能干不如反应快

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是,刚刚创业的时候,我们几乎不打出租车。我们今天花的钱都是投资人的钱,当你有一天能花自己的钱的时候,才可以大胆地花。所以这两年,我们以小气而感到骄傲。

我们成功是因为我们能干吗?大家看看周围,比我们能干的人有多少。我们是很辛苦,但是比我们辛苦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很多人比我们更起早贪黑,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不创新自己,阿里巴巴将会消亡。我们不改变自己,竞争对手就会改变我们,市场就会改变我们。

作为创业者,不能等机会好了以后再做,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

互联网时代最有意思的商业现象是以小打大,小企业不是靠规模取胜,而是靠附加值取胜,靠品牌取胜,靠增加价值取胜。

我们认为企业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灵活、反应越快速越好。

我们不是帮人省时间,我们是帮人赚钱。

3,马云谈团队:领导要有胸怀

领导者胸中要容纳千军万马,最怕的是跟员工比谁聪明。找专家的话,最好让他当助手,不要让他当领导。

领导者必须承担责任,我觉得我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是CEO:第一,做决定的时候我是CEO,平时我不是;第二,团队犯错误的时候我是CEO,这是我的错。

领导者要达到一个目标,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团队。如果你发现团队里有人出现错误,怎么办?有三个办法:第一,让这个出现错误的人继续留在原来的位置上,这样一来,这个人肯定会继续制造麻烦;第二,重新训练他;第三,开除他。

你不可能找到最优秀的人才,只能找到最合适的人才,把他变成你最优秀的人才。

我们的困难之处在于,我们没有人可以模仿,没有人可以拷贝,没有人可以教我怎样做。谁能帮你?你的团队、你的客户能够帮你。

只有自己去学习的人,才是高手。

4.马云谈目标:量化还得激发斗志

我认为只要突破一亿访问量,后面几年就会活得非常滋润,而第二名、第三名就会累死。

做102年的企业!

十年超过沃尔玛!

一家市值5000亿美元的公司!

淘宝每天卖出2.8亿元的商品,每分钟卖出手机300多部,每分钟卖出衣服34000多件,每分钟卖出宝石30块。

帮助4300万家中小企业成长的目标。

淘宝十天的交易量就相当于王府井一年的交易量。

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淘宝网一年的交易量突破10万亿元。

■扩展思考

1.点评马云的战略观

首先,我相信一个企业再小,也有战略。战略反映了一个企业领导人的格局,也决定了他的企业未来成长空间到底有多大。

马云坚信电子商务改变未来,这一点成就了他企业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后面阿里巴巴的各种动作对他只是战术,大战略已经确定了,不会动摇——就是服务中小企业用户做好电子商务,围绕这个核心目标不断努力,把这个目标变成企业的使命感,变成内在的价值观,就可以让企业不会轻易在机会面前摇摆,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2.点评马云的运营观

不得不说马云的最后一句话“我们不是帮人省时间,我们是帮人赚钱”,谈出了现阶段在中国做大事业的关键营销诉求点。

在一个慢生活蔚然成风的国家,省时间是有价值的,因为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和休息。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国,所有的人都被各种压力驱使着去赚钱。所以帮别人赚钱,帮别人找好工作,帮别人找到好老公,都是热门生意。

3.点评马云的团队观

领导要做员工做不了的事情,而不是证明自己可以比员工做得更好!

4.点评马云谈目标的三大特色

第一,具体,非常具体量化;

第二,出人意料,102年,这样的词汇让你难以想到;

第三,目标非常伟大,伟大的目标才能激发价值观。

■拆书建议

大家可以试着把马云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还是以我自己的网络课程运营为例吧。

关于战略:

我现在做在线教育,也是相信未来在线教育也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我们这样一个虾米增长。我们的使命就是让大学生、职场新人用最低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学到他们需要的干货!

做好这一件事,就足够让我们发展壮大。这也就是所谓局布好了,即便战术上犯一些错,也输不到哪里去,何况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犯什么大错。

关于运营:

与其找一门绝招,不如在变化来临的时刻,我们比别人领先半步。一个个半步赢下了,就会形成巨大的竞争壁垒。

现在在PPT这个学习领域,要挑战《和秋叶一起学PPT》课程,难度会越来越大,我们还需要耐心成长一段时间,做好运营,控制成本!

永远要记得控制成本!

关于目标:

我也曾说过,一门课程销售破万后,日子会比较好过,目前看来,的确是这样的。现在就开始让第二门课程走上破万销售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