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为了呵护孩子,我们也需要获得呵护

你感到空虚疲累时,可能很难给孩子陪伴、尊重和温暖的回应。为了呵护孩子,我们也需要获得呵护。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可能也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有那么多潜藏的能量,而且竟然可以撑很久。不过,潜藏的能量毕竟不是无限的,如果你真的感到疲惫,请寻求支持。

这种支持可能是实际的帮助,让你有充足的精力更关注孩子或补充睡眠。这种支持也可能是找到倾听你的人,陪你一起感受。这个人不一定是训练有素的心理治疗师,亲友只要能理解为人父母常见的感受,都很适合担任这种倾听者。

你需要记得,你的感觉或想象的事情并不会伤害孩子,你对待孩子的方式才会伤到他们。想想马克的例子(见P.12)。他心里想要逃离,但逃离的念头并未对儿子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他并未真的离开。

以下是夏洛特的故事:

我曾经有过想要伤害孩子(罗珊妮)的可怕念头。

她晚上哭个不停,不断地吵醒我,我实在很想把她扔出去或大力摇晃她。这些想法比她的哭泣更令我心烦,我为此感到羞愧,心想我要是对任何人透露这个想法,罗珊妮可能会被强制带离我身边。接着,我又胡思乱想,或许罗珊妮真的被带走比较好。以前我唯一有过的类似想法,是青春期时想要杀死父母。但那些想法不像我对女儿的想法那么可怕。我是真的觉得我可能会失控伤了她。

我再也受不了自己的时候,鼓起勇气向姐姐倾诉。她告诉我,每个人偶尔都有可能这样想,她的因应方式是看着自己那样想,仿佛在听一个讨厌的人说话,但你根本不想被他影响。

姐姐能接纳我,而不是认为我疯了,这一点确实对我有帮助。从此以后,我内心那个想要伤害女儿的念头就开始淡去了。万一那个念头再出现,我可以再找姐姐谈一谈。当初早点说出来就好了。

身为父母,如果你把那些不得体的想法、感受或想象埋在心里,只会让它们变得更强烈、更难管理。大方地说出那些想法,找个地方宣泄感受很重要,这样才不会真的去做那些事情伤害孩子。

你需要的支持,是一个真正倾听你的人,一个理解你的意思、接纳你的所有感觉的人,他就像某种平静的容器,包容你的一切。那个人之所以能够平心静气,是因为他知道,无论你有什么焦虑或经历什么厄运,那些事情终究都会过去。他的温和乐观可以帮你渡过难关。这就是前面那个例子中米娅从母亲那里获得的帮助,也是本例中夏洛特从姐姐那里获得的帮助。

你需要这种支持,因为宝宝也需要你包容他的所有感觉,而不是视他为麻烦。此外,不是只有母亲需要情感上的支持,父亲也需要。人类不该是孤立、沉默、坚强的,我们是群居动物,是团体的成员,你应该寻求团体的协助。

现在要养活一个家庭比上一代困难得多,因为现在买房或租房的费用是过去的好几倍。在我们等待政府机构改善这种状况时,可以寻求上一代的人在经济与情感上的支持。


我们需要协助,这样我们才有良好的心态与孩子培养亲密关系,而不是陷入育儿的疲惫中无法脱身。希娜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以及万一发生这种情况,如何回归正轨。希娜是兼职造型师,她已经有两个孩子,又怀了双胞胎。

希娜临盆前的一个月,被告知双胞胎中有一个胎儿发育不佳,需要引产。那次分娩对希娜和双胞胎来说都是痛苦又危险的经验。双胞胎中的其中一个(查理)出生时健康状况很好,另一个(泰德)先天不足,需要放在保温箱里。希娜和可怜的泰德留在医院,查理先回家了。

住院那四周,希娜一直在照顾泰德,直到泰德出院。希娜的丈夫贾德是知名的音乐家,工作时间很长,经常在外巡演,没办法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希娜出院回家后,依然无法适应自己是双胞胎的母亲这个角色。她继续雇用之前协助照顾孩子的看护师来照顾查理。在认知层面上,她知道查理是她的孩子,但实际上她没有那种感觉——她觉得查理是看护师的孩子,泰德才是她的孩子。由于这种想法令她很不安,她想摆脱这种想法,尽快回归正常。

为了不胡思乱想,希娜刻意向大家展示她过得很好。她经常去酒吧,直到凌晨才回家。她的感受像冲击波一样不断地打击她——生双胞胎的冲击、难产的冲击、差点失去泰德的冲击,以及最糟的,觉得查理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所带来的冲击。每次她感到这些冲击时,她没有深入探究原因,而是花更多的钱请保姆来照顾孩子,让她有机会外出,摆脱那些想法。

每次查理哭泣时,她从来不会去安抚他。如果保姆正好不在,她会叫其他的孩子、丈夫贾德、她的母亲或清洁工来帮忙安抚,她这样做是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免被自己的感受压垮。

她后来说:“反正除了我以外,任何人都行。”她自己安抚查理的方式,就是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陪伴他,把他抱在怀里哄他。

直到查理四岁时,希娜才在情感上接受他是她的儿子。她说:“我有三年多的时间,一直处于震惊的状态。当我开始走出阴影时,才意识到这点。”

这一切对查理有什么影响?现在,这对双胞胎十岁了。希娜的另外两个孩子和泰德都过得无忧无虑,只有查理很焦虑、很黏人。他无法把任何人际关系视为理所当然,为了讨人喜欢,他总是努力付出。希娜说,查理愿意为泰德做任何事情,但泰德对他远没有那么周到。朋友和家人都觉得查理想要取悦别人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因此不喜欢他。这使问题雪上加霜,也使查理更加努力想要获得他人的接纳。他对人际关系的不安全感,很可能是因为刚出生那段时间他与母亲分离,以及母亲回来后又无法与他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所致。希娜说,查理只在一种情况下比较放松:她和他独处的时候。但是希娜有工作,又有四个孩子,要抽出时间和查理独处并不容易。

不过,每周希娜都会和查理一起去上一次艺术课,就只有他们两人同行。希娜说这样做很有帮助。艺术课若是遇到假期停课,她还是会利用上课的那两个小时,陪查理一起做艺术品,就只有他们两个人。

我问希娜,如果她在早期做了哪些改变,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她说那次分娩要是没那么痛苦,她就不会承受那么多的冲击,她觉得那些冲击是导致她不愿承认自己是双胞胎母亲的原因。但造成关系破裂的主因,是孩子出生后的那四周,她无法和查理在一起。她说,出院回到家后,她觉得查理闻起来不像她的孩子,但泰德闻起来像。当初若是接受心理辅导,她就能坦然面对发生的一切,并说出那件事情对她的影响。尽管查理在哭,希望希娜能注意到他,但希娜自己也需要获得理解及关注。她无法了解自己的感受,更无法了解别人的感受,尤其是查理的感受。这让她想转移注意力,总想逃离查理,把他交给保姆照顾。

如今希娜很喜欢查理,也很享受和查理独处的时光。她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他,借此修补早期的裂痕。养儿育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我一再强调,在亲子关系问题上,关系破裂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如何修复它。


现在希娜正在巩固她与查理的关系,查理对这段母子关系日益感到安心。随着渴望获得接纳的心渐渐放下,查理变得越来越快乐。

虽然我们不再像婴儿时期那样有如海绵般大量吸收外围信息,但我们也不是冥顽不灵的石头。我们一辈子都在持续建立人际关系,也可以重新培养关系。如果希娜没有积极处理她与查理的关系破裂,查理长大以后,在恋爱关系上也可能出现同样的不安全感。对他来说,爱更像是一种渴望获得接纳的痛苦,而不是相互结合的快乐。

将来,查理可能需要更多的协助,才能在人际关系中展现更多的信任,不再那么痛苦。他需要父母告诉他早年经历的那些故事,他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会有那些感受而且这并不是他的错,更不是因为他不像别人那么讨人喜欢。


希娜的丈夫贾德并未注意到希娜和查理的关系出了问题,他自己也没有试图和查理建立关系。如果查理出生以来,他就担负起照顾孩子的责任,而不是完全依赖保姆,我相信查理对人际关系会更有安全感。我很支持家长在育儿时多找一些人手帮忙,但孩子依然需要和父母建立最主要最牢固的关系。

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指责希娜和贾德。贾德的做法跟他家族里的所有男人和许多传统的男人一样——把育儿工作留给妻子与保姆。这种文化形态很难打破,根深蒂固,除非我们充分意识到它的存在并提出质疑。

希娜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因应这种复杂情绪,而不是努力克服它,可能是因为她小时候的看护者也是以这种方式对待她的。就像她的丈夫认为育儿不是男人的职责一样,我们很容易相信某种行为是“自然的”,但那其实是别人灌输我们的观念,那种观念可能对亲子关系有害。这不是“坏父母”或“好父母”的问题,每个人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如果我们能意识到文化与教养中的陋习,尽力去规避,我们就能修复裂痕,获得更健康紧密的亲子关系。

多数父母在育儿方面需要亲戚或保姆的帮忙,以便投入工作,哪怕只是抽个空去洗澡。然而,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应该是父母(切记,我所谓的“父母”,是指对孩子负有主要责任的人,所以“父母”可能是指养父母、继父母、监护人,而不是暂时协助育儿责任的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主要关系作为人生中的精神支柱。保姆终有离开的一天,那可能会破坏主要关系,对未来产生影响。孩子需要感觉到父母把他们放在首位,尤其是刚出生的那几年。

•练习:你需要什么支持?

在一张纸的中间写下你的名字,或画一个代表你的符号。在你的周围,写下或画出你的支持网络。想一下谁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你,你会想向谁求助。例如,你的母亲会第一个出现,帮你找出问题,倾听你的诉说,并主动表示帮你支付一年的房租;你的姐姐会二话不说就帮你准备食物;你的伴侣可以陪伴你,帮你做家务,赚钱养家。

你还需要自己去寻找其他方面的帮助,例如建一个群,号召处境相似的父母加入,或者在需要时去寻求专业人士协助。

如果那些外在支持会主动产生,就在他们和你之间画一条实线。如果那些支持需要你去寻求,就画虚线。

想想你可能需要的支持类型,包括情感支持及实际支持。找出支持图上的空白,然后采取行动去填补那些空白。

父母不仅在孩子出生后需要支持,在孩子需要依赖你们的任何时候,都需要支持。所以这个练习可以每隔几年重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