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释放压力

我怎样才能学着随心地进入那个空间,让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 怎样才能在压力下聚精会神,遭受攻击时仍淡然自若,坚守原则,克服一 切干扰?当我情感失控时我该怎么办呢?

在第一部分,我讲述了在我的国际象棋生涯中,主要是在学习过程 中的插曲。现在,我想简单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回顾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回想起我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有时我沉浸于象棋的世界里,把外面的 世界抛到九霄云外。世界上只有我和象棋。在这些时刻,我妈妈总说我就 像变成了一个老人,我可以集中精力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这种炙热的 注意力让她觉得把手放在我的眼睛和棋盘中间就会着火。其它的日子, 我就精神散漫,嚼着口香糖,在华盛顿广场公园左顾右盼,冲着行人笑。 而我可怜的父母和教练就得坐在那,不管哪天我出了什么乱子,他们都 得给我收场。

还好,开始象棋比赛了,我就要更加始终如一,因此,我开始花精力 在锻炼我的注意力上。坐在棋盘旁,当我想出去走走,情绪浮躁时,我忍 住躁动,并更加努力地工作。我是一个要强的选手,从不放弃自己的目 标。顺便说个有趣的事,我那个早熟的妹妹在3岁时就拿我这个不言败 的性格来开玩笑,她在巴哈马德沙滩上让我打开椰子的壳。我会花数小 时在太阳下敲打椰壳,不愿说不,直到她喝着椰汁,啃着椰肉走开。比起 别的对手,在我学究式的象棋人生中,我几乎总是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这场战斗中。如果这是一场意志之战,我赢了。

我开始参加成人比赛了,我那使不完的精力和注意力有时就不管 用了。如果你翻回《软区域》那一章,你就知道,我从那时就开始不能应 付音乐或其它那些在我脑中挥之不去的干扰因素了。一开始,我试着排 除世上的一切干扰,让万籁俱寂,可是这反倒放大了噪音。随便几声曲 子,观众的窃窃私语,远方的汽笛的鸣叫,滴答滴答的表声都会塞满我的 脑袋,直到这盘棋无法迸行下去。之后,我突破自我,跟着音乐的拍子, 迎接干扰,并发现无论外界如何,内心是可以保持一份专注的。这么多年 来,我训练自己处理险境的能力,使这些状况能对自己有利。

事实表明,我人生的下一步举措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检验着这种 训练。我15岁时,《王者之旅》这部电影上映了,我的生活也随之挺进好 莱坞。突然间,站在媒体的聚光灯下,由于肩头多出的压力,我在象棋界 的战斗变得不那么单纯了。我参加比赛时,棋迷们蜂拥而至,照相机寸步 不离。其他选手嫉妒得火冒三丈。要是我能当时再成熟点,我本该能把这 段年轻韶华的经历伴着乐曲写入这本书中。可是我那时没有调整好,又 一次地坚决把所有的事情拒之门外。我没能随着生活的新变动推动自己 前进,而是在每场比赛中投入巨大的精力,以此来缓解压力。

我对两场比赛还记忆犹新,都是在我一度变成一个狂人的时候。一 个是美国青少年锦标赛中一场至关重要的比赛,我面对的是才华横溢的 罗马尼亚裔选手,特级大师盖博瑞尔丨斯科怀特泽曼。另外一场是1994 年的美国锦标赛上,我对阵那时我的教练,特级大师格里高里,凯达诺 夫。两场比赛无论从职业上,还是声势上,规格都很高。我严阵以待,精 力的强度有点大得过了头。在比赛中,当我虎视眈眈,眼神如炬地看着棋 盘,全力对付棋局,斯科怀特泽曼走到坐在观众席的我的父亲身边,对父 亲说他还从来没有看过我这样,他说我的注意力太强烈了,坐在我对面 会让人心惊胆战。和凯达诺夫交战时,我觉得自己就像笼中的猛虎,身上 冒着原始的能量。我赢了这两场比赛,还下出了我最有灵感的招数,然而 有趣的是之后我就完全被挖空了,在这两种情境下,我的锦标赛也立即 一败涂地。我失败了,剩下的比赛也毫无战果。

总之,我乱作一团。从一个小男孩开始,我就学着怎样在特定的时 刻处理杂乱的事情,可是这件人生中更扰人心的事情沉重地打败了我。 若在一个的孤立的背景下,我能克服这些问题,我总能带着这些问题参 加大赛,但是这所需的不堪设想的强度竭尽了我的精力。在高水平的象 棋界有很多大赛,一些为时颇长、耗人体力的比赛接二连三,持续不断, 一些长达数日或数周。我知道在短跑中怎样爆发冲刺,但在马拉松跑中, 我却跑没了油。细水长流成了一个要命的问题。曾几何时,我雄心勃勃, 势不可挡。但我也会走出臭棋。我是该学一门学问了,那就是要有一个长 久、健康、能自我保持的巅峰表现。

1996年秋天,我父亲听说了一位竞技心理学家吉姆.罗尔,他在弗 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开了一家表现训练中心,叫做LGE.LGE最近改名为 人类表现研究所)由罗尔,享誉盛名的运动营养学家杰克,葛拉伯和一丝 不苟的体格训练师帕特,埃其贝利共同创立,这里的环境使身体和精神 达到完美的统一。在我1996年12月第一次到LGE的时候,那里已经成 为很多运动员的圣地,在那里,他们可以锻炼表现技巧,使营养方式专业 化,制定出详尽的每日训练计划,达到进步的最大化,平衡公众和私人生 活。国际水平的网球,高尔夫选手,NFL,NBA的明星,奥林匹克运动会的 运动员,顶级的CEO们,FBI,在任何一天,基本上各种精英人士都会在 这个高科技的健身房里锻炼,与运动心理学家会面,或是相互就自己经 历的相似点闲聊。

我难以忘却第一次在LGE肌肉健身房的那个下午。我那时正与训 练员一起,已经做完了测试,它能测出我确切的健康级别。我运动着我自 己都不知道竟存在着的肌肉,向身体挑战,这可超出了我以前认为的安 全的极限,我喜欢这样!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体格训练,非常专业,精细, 程度就如我多年来一直调控我的大脑一样。我就在那,在固定的高科技 自行车上快跑,挥汗如雨,身上吊着各种监视器,这时有人拍了下我的 背,我转身看见吉姆,哈博脸上挂满了笑容。那时,吉姆是印第安纳小马 队杰出的四分卫。作为一个橄榄球的超级球迷,我并不总支持吉姆,但我 已看他打球多年,对他饱满的竞技精神敬仰不已。他的臂膀犹如枪炮一 般,他能在最后一分钟力挽狂澜,并因此而闻名遐迩,他就是一名无与伦 比的运动员。吉姆告诉我他还是一个爱之若渴的象棋选手,并长期关心 我的事业,对此我大为惊讶。我们幵始谈论高水平的象棋比赛和橄榄球 队组织进攻这两件事在心理上的相似点。我惊奇地发现,我们要应付的 事情很多都一样。想来,那次在LGE健身房的谈话使我第一次了解到学 习、表现的艺术有着如此的共同之处。

我想在处理的两件相互影响、缠结的事情就是:我作为参赛者 应该具备的始终如一和我与从《王者之旅》开始就有的包袱之间的复杂 关系。就在我20岁生日不久我第一次去了奥兰多,那时我还是一个靠直 觉比赛的人,激情、过往的经验和十足的干劲一起自然地进行。就像我前 面说过的,当出现险情,我的习惯就是用我疯狂十足的注意力将我的对 手杀个片甲不留。很明显,这在长期来看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法。 在和我一起训练的主教练员叫大卫丨斯瑞尔,是个有着极深洞 察力的运动心理学家。这么多年来,我和大卫关系密切,在我去奥兰多的 期间,我们经常在电话里聊天。尽管在我们的谈话中冒出过很多宝贵的 见解,但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我们第一次会面时谈及的一个幼稚的问题。 我还记忆深刻:在几个小时之内,我描述了我的人生,我的事业,我现在 面临的问题,大卫安安静静地坐着,挠着头,他问我相不相信,如果间歇 性地休息,放松一下,棋路会走得更好。这个简单的问题触发了我在解决 方法上的大变动,并把我引向巅峰的表现。

那天晚上,在与大卫、吉姆,罗尔、杰克“葛拉伯长谈一天后,我茅塞 顿开。我坐在笔记本电脑和象棋记事本旁,花数小时回顾我前些年的比 赛。在象棋锦标赛中,棋手们走棋时都会做标记。棋盘看起来就像是一个 格子,竖向由左到右是3到、横向方格由1到8,这是从白棋的角度来 看。每走一步,棋手都会记下来,比如说Bg4或是Qh5,意味着象走到g4 或是后走到h5。通常,标记都写在一张纸上,下面垫有复写纸,这样所有 公众、私人象棋比赛的记录都能够保存下来。数十年来,我做比赛记录 时,我还会记下每一步我想了多长时间。这样能帮助我合理地利用时间, 但在第一次与大卫聊天后,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回顾我的 比赛,我觉得当我棋路下得很不错的时候,我就想法果断坚决。而在赛 后,我有时会陷入持续二十多分钟的深思,这种“长时间的思考”常常让 我的思考不够准确。更糟糕的是,如果我持续这样长时间的思考,我做出 决定的质量就会下降。

第二天早上,斯瑞尔和罗尔给我讲了他们关于《压力和恢复》这本 书的理解。LGE的心理学家那时已经发现,实际上在每个原理中,一个 有优势的表现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有规律地使用恢复期。能在短暂的休 息时间放松自己的棋手通常总能最终从比赛的险情中安然脱险。这就是 为什么他们那个时代出色的网球手,像伊万,伦德尔,皮特,桑普拉斯, 当他们的对手冲着不如意的球怒气冲天,或是激动得挥舞双拳时,不管 他们在最后一局是输是赢,可他们只会奇奇怪怪地,安静地捡起球拍,这 样的习惯让人猜都猜得到。想一想泰格丨伍兹,闲庭信步地走到最后一杆 的位置,目光轻松而又有神。还记不记得迈克尔"乔丹坐在长凳上,肩头 搭着一块毛巾,在回到比赛前就这样休息两分钟?即便公牛队迫切地需 要乔丹上场,他在长凳上也是完完全全泰然自若的。他是我所见过的运 动员中恢复得最快的。吉姆丨哈博告诉我他第一次注意到这种现象的情 景。他是一个激情四射的人,在球场上喜欢拼命防守。但在LGE的第一 阶段后,他注意到如果他坐在凳子上,全身放松,甚至不去看别的球队一 系列的攻击,他的球技就能有很明显的提高。心里放下得越多,下一次的 攻击就越猛烈。

在象棋赛时,我不必时时刻刻都把自己放在一个精神高度集中的 状态中,这个想法对我是个巨大的解放。我做出的最迅速的变化就是当 不该我走的时候,我是怎么样处理的。在对手思考的时候,我没有要强迫 自己处于一种全心关注局势的状态。我开始让大脑释放一些压力。我可 能会以一种更为抽象的方式来考虑战局,或者我甚至会离开棋盘,去喝 杯水或是冼把脸。当我的对手出了招,我会焕然一新,精力充沛地重返棋 盘。我立即就开始注意到了在棋路上的提高。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随着我对这种在思路性质上的变化逐渐习惯, 我发现如果我思考问题超过14分钟,我的想法常常就变得复杂、繁琐。 注意到这个现象后,我学着监控我思考的效率,若我变得迟钝了,我就会 休息片刻,放下一切,恢复自我,然后面目一新地回来。现在,当面临艰 难的棋局,我能高度集中地思考30到40分钟,因为小小地换个脑子就 能点燃我无穷的注意力。

在LGE,他们研究出了一套集中释放激情的理论,并发现,我们恢 复得越好,我们在压力下经得起考验和表现自我的潜能就越大。实现它 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我们怎样才能放下一切呢?告诉别人要放松很 简单,可是自己做起来可不简单。这就是身体和头脑怎样联系起来的。

LGE的身体调控师教我在装有心脏监控器的固定自行车上做心脏 血管间歇性训练,我可以让自行车每分钟的转速超过100,在这样的阻 力下,10分钟筋疲力尽的运动后,我的心率达到每分钟170次。之后我 会降低自行车的阻力,轻松一分钟,我的心宇会回到大概144次。之后, 我会又一次快跑,大大提高阻力,一分钟后,我的心率又会高达170次。 接下来,在又一次快跑之前我会再休息一分钟,以此类推。我的身心在全 力以赴和彻底放松之间浮动。随着我保持这样的训练,我的心脏恢复所 用的时间逐渐减少。我渐入佳境,要做更多的运动才能提髙心率,在休息 的时候,降低心率要用的时间却减少了 :不久,我间隔休息的时间只要四 十五秒,而我能快速运动的时间加长了。

这种身体调控方法令人赞叹不已之处在于,就在几周后,我发现, 在象棋比赛费神的思索过程中,我能放松下来,恢复的能力有了显著的 提升。在LGE,他们已经发现,恢复与生理有着明显的关联,心脏血管间 歇性训练对你快速释放压力、从精神疲乏中恢复过来的这种能力有着深 远的影响。不止这些,身体的兴奋和精神上的冷静是交织在一起的。很多 次,持续了四五个小时的比赛已演变成一场一触即发的硬仗,我起身走 出比赛大厅,快跑五十米或是爬几段楼梯。然后我走回来,洗把脸,整个 人焕然一新。

到今天,实际上我身体训练的每一部分都是围绕着一种或另一种 形式的施压和恢复。比如说,在体重练习中,1^1:的朋友教我精确地监 控每组运动之间要留下的时间,这样,我的肌肉就有充沛的时间来恢复, 但仍要不断减少肌肉恢复的时间。我开始这种形式的间歇性训练,如果 我做十五次卧举,重复做三组,我会在每组之间准确地留出四十五秒种。 如果加大重量,做三组,每组十二次,我的间隔需要五十秒。如果每组是 十次,我会休息五十五秒。如果举重物,做八次,三组,我会在间隔休息 一分钟。这对于一般的运动员都是不错的基准线。通过及时持续的努力, 肌肉增强,达到结实而健康的同时,休息的间隔时间也能逐步减少。

这些年来,我在身心疲惫后能越来越好地恢复,在我的象棋生涯, 需要这样强度的训练可能显得很奇怪,在我的武术生涯中,它却是明明 白白。在回合间隔的三十秒,在比赛无规律的间隔内能调整恢复的武士 一定比起在最后的格斗中,无论是身体上或是心理上都气喘吁吁的家伙 有巨大的优势。在一个更动态的层面上来看,在太极拳中,真正的武力是 从由空而满,或由柔而刚所引发的爆发力。因此,有数不清的时刻,在战 局不利时,我都会极快地释放所有的压力。最终,随着训练的增加,就像 我在《划小圈》那章所说的,恢复的时间会变得非常短。一旦恢复状态的 这种行为根植到我们的血液,我们就能在最危险最紧张的情况下使用 它,变成能自我更新、创造小小避难所的大师,观众可能都不会发现这样 片刻的休息。

在你的表现训练里,掌握这个领域的第一步就是要练习面对和释 放压力两者间的此消彼长。这可能会涉及我前面说过的间歇性训练,什 么样的难度对每个不同的年龄,身体状况是合适的。这种训练,当然,可 以有多种形式:我已经说过自行车和阻力练习,但如果你喜欢在游泳池 里循环游泳,你不必一直游到筋疲力尽,然后退场,你应该把自己推向体 力的极限,然后休息一两分钟,之后再继续把自己向前推进。就像我在自 行车训练中描述的那样,制定一个有规律的休息间隔。随着你的练习,增 加你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慢慢压缩休息的时间,你就步入正轨了!相同的方法可以运用于慢跑、举重、武术训练或是其他任何体育项目。

如若你确实想提高表现,我建议你把面对和恢复压力的节奏糅入 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说实话,这就是我全部学习方法的根基^打破我 们人生种种经历中人为制造的障碍,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因相互间的关联 而变得丰富多彩。若你在读书而已目光涣散,把书放下,深呼吸,拿起 书,立即双眼有神。若你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大脑呆滞,没有活力,休息一 会,洗把脸,回来就面目全新。一天花几分钟做一些简单的思维的练习, 随着一呼一吸,大脑也一张一弛,这可是个不错的主意。这将帮助你把身 体的间歇性训练和大脑的运转联系起来。若你对这样的经历乐在其中, 你会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精神活力,并乐意在此花更多的时间。如果练 习得当,太极拳、瑜伽,还有很多形式的坐禅都是很好的方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释放压力,过后身心都底气十足的能力会越来 越强,我们在集中注意力、调节兴奋度、体力运用和放松自我之间能游刃 有余,充满自信。放松就是一眨眼的工夫,我向你说不出这是一种何等的 自由感。除了能增加你身心的活力,这也向你开启了一些美妙的、令人惊 奇的窗户。一方面,现在清醒的头脑能自由地小憩,有创造力的思想从你 无意识的头脑中冒出来的时候你会兴奋不已。你会变得更适应你的直 觉,会慢慢地在风格上更忠于自我。无意识的脑袋是一个大有潜力的工 具,怎样在压力下放松则是挖掘这一潜力的关键的第一步。

要成为一个细水长流、有长足发展的表现者,间断性工作起着举足 轻重作用。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花几个月来练习面对和释放压力,那么 你会成为一个临危不惧、活力四射、为人所信赖的选手,下一步就是激发 你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