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项优先任务
我们认识的最好的问题解决者之一刚入行时是为一家机构破解密码的,这家机构的名称需要保密。他从事破解谜题的工作已经接近十年了,积累了大量技巧,因此获得了这份带有优先级的任务。
他的任务代号叫做“虚张声势”,是要破译一个欧洲小国在外交工作中使用的密码,这个小国和他的祖国恰好是同盟关系。“虚张声势”的工作成了一场为期两年的历险,在其中18个月里,他似乎毫无进展。最后,在全世界最强大的计算工具的辅助下,通过细心的制表工作,他逐渐确信这些外交官所使用的是一种“书码”。实际上,破译这种类型的密码是不可能的。
“虚张声势”任务的另外六个月里,他确认了支持这一密码系统的书是一本悬疑小说。他又用了两个月时间缩小包围圈,来确定作者可能是谁。最后,他终于在该机构综合图书馆间谍和阴谋题材的馆藏里找到了这本书——《贝罗纳俱乐部的不快事件》(The Unpleasantness at the Bellona Club),作者是多萝西·L.塞耶斯1。
1. 多萝西·塞耶斯(Dorothy L. Sayers),英国女作家,推理小说大师,与阿加莎·克里斯蒂齐名。——译者注
他抑制不住想破解密码的急切心情,于是找出一个看起来极其紧急的密码,开始把毫无意义的数字翻译成页码、行数和词数:
第几页 | 第几行 | 第几个词 | 该位置上的词 |
112 | 25 | 7 | 二十 |
133 | 25 | 7 | 三 |
157 | 27 | 5 | 瓶 |
147 | 14 | 6 | 威士忌 |
19 | 5 | 7 | 五十 |
32 | 30 | 2 | 九 |
192 | 17 | 4 | 葡萄酒 |
“二十三瓶威士忌,五十九瓶葡萄酒……”这是一条支出账目!他大为惊讶,又尝试了一个,还是一条支出账目!两天之后,他将“虚张声势”中的57条信息全部翻译出来了,全都是支出账目!两周之后,我们的问题解决者离开了情报机构,转行做了老师。
在结束开场白之前,我们应该再提出一个问题。在正式开始解决任何一个问题之前,每一位未来的问题解决者都应该问一问:
我真的想找到解决方案吗?
尽管这个问题听起来令人震惊,但的确能看到,有时一得出解决方案,就发现它根本不受欢迎,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问题解决者也许会因此丢掉工作,比如裁军的故事。在那个例子中,希望产生的其他结果能值得问题解决者失业;又比如在“虚张声势”任务中,得到的答案如此无关紧要,让问题解决者感觉自己毫无价值。
当你在一个问题上花了很长时间,下了很大功夫时,常常陷入思维定势,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可能能够解决问题,那为什么还要伤脑筋去想到底需不需要这个解决方案呢?相反,因为问题来得太快,你根本没时间好好考虑问题,更不用说考虑自己是否想找到解决方案了。当一个穷学生在逛街的时候,他口袋里的钱还买不起一包火柴。他梦想的是能拥有一艘游艇,至少是一包香烟。如果突然中了10万美元的彩票大奖,他会冲动地买下想要的每一样东西,尽管他有可能晕船,而抽烟有可能让他患上肺癌。
虽然很多问题必须迅速解决,要当心那些催你的人。在解决过程后期,急了会犯错;在最初的几分钟里,急了会遭灾。有个故事叫《渔夫的妻子》,它的翻版在现实生活中多的是。
渔夫发现渔网里缠绕进了一只瓶子。他打开瓶子,从里面跑出来一个精灵。精灵告诉渔夫,为了感谢渔夫把自己放出来,他能满足渔夫夫妇三个愿望。夫妻俩当然对美好的未来感到非常兴奋。那天晚上,他们熬到很晚,讨论自己的梦想。在快乐中两人忘了吃晚餐,到凌晨三点,妻子叹了一口气,喃喃地说:“好饿啊,真希望有香肠可以吃。”
“噗!”桌上出现了一根美味的香肠,但渔夫一点都不高兴。“看看你干了什么,你这个愚蠢的女人!你刚才丢了脑子,我们现在就只剩下两个愿望了。真希望这根愚蠢的香肠挂在你鼻子上。”
“噗!”
读者都经历过很多许愿的场景,可以想象第三个愿望用来干什么了。不过,渔夫夫妇的遭遇要好过其他一些也可以许三个愿的人,比如恐怖故事《猴爪》(The Monkey's Paw)1里的那对夫妻。
1. 英国短篇小说作家雅各布斯作品。——译者注
关于如何解决问题,一条古老的格言说:
人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把它做好,但永远有足够的时间重新来过。
可是,因为并不是总有机会重新做一遍,你必须做得更好。换句话说,
人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到底是不是想要它,但永远有足够的时间去为之后悔。
然而,即使真的想得到解决方案,人们可能没有注意到,每种解决方案都伴随着不可避免的额外后果。从古时候起,炼金术士的追求之一就是得到万能溶剂。这种液体溶解其他物质的能力非常强,地球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抵挡。就像点石成金一样,这一追求也是徒劳的。真遗憾,因为一旦得到了这种溶剂,知道人们用什么来存放它一定是件很酷的事。
如果能找到万能溶剂,它就能溶解任意一种容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副作用”。它可能会腐蚀出一个洞,直达地心。
然而,人们倾向于认为“副作用”是某些特定解决方案带来的结果。“它有可能根本就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了,也可以通过调整解决方案来彻底避免。”这种天真的想法多少次把人们引入灾难之中!
如果着手逐一根除导致人们死亡的因子,那么,当你看到越来越多老人无人赡养的时候,为什么还会感到惊讶?如果着手消灭导致婴儿死亡的因子,那么当你发现总人口增加的时候,为什么还会觉得震惊和沮丧?
答案可以部分归结为人类的一种倾向——习惯化,即当一种刺激重复出现时,人类对它的反应逐步递减。习惯化使人们能忽略环境中恒定不变的东西,从而简化自己的生活。当人们生活的小环境中刚出现什么新事物时,刺激性是非常强的。如果它停留一小段时间,既不制造危险也不创造机遇,就会变成“环境”或者背景的一部分,最终被完全剔除出去。
鱼总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
在人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总会被忽略,不纳入考虑范围。只有当解决方案出现、那些习惯了的因素被移除的时候,人们才会感到震惊。在这种现象的代表性实例里,最能触动人的一个出现在萨蒂亚吉特•雷伊1执导的电影三部曲之一《阿菩的世界》(The World of Apu)中,当阿菩的妻子去世的时候。
1. 印裔孟加拉导演,曾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译者注
当阿菩听到妻子去世的消息,他一下扑到床上,几天都不动一动。雷伊展现给观众看这样的场面:阿菩静静地躺在床上,时间好像过了好几个小时。突然,闹钟停下不走了。
原本懒懒散散的阿菩突然惊醒了,观众早已习惯了闹钟的滴答声,这时也因为声音的突然消失而感受到了极强的冲击力。观众所体会到的震惊也正是阿菩所体会到的,当妻子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阿菩才意识到妻子在他生活中曾是多么重要的一部分。
和电影制片人一样,问题解决者也是一个和想象中的世界打交道的艺术家。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其实是从最初开始,问题解决者就必须努力看到“水”,而其他参与者都是无意识地在其中游来游去。当“问题”最终“解决”的时候,水也就变成了沙。
后记
完全投入到问题中的时候,问题解决者还有可能忽视另外一件事情。在为解决问题而惊叹不已的时候,你可能会忽略自己是不是能在道德上支持某一解决方案。一个人眼中的罪行在另外一个人眼中可能是美德。我们不敢告诉一个读者杀人是错误的,就和我们不敢告诉一个食人族的人吃人是错误的一样。也许我们应该冒着显得多愁善感的风险,引用一句波洛涅斯1的话:
1. 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中丹麦国王克劳迪斯的御前大臣。——译者注
首先,对自己要忠实。
在这件事上,为了忠于自己,必须在接近一个解决方案,甚至是一个问题的定义之前就考虑到道德问题,并抛弃掉感性的因素。这一类的考虑永远不会浪费时间。因为,无论在从业者看来解决问题是多么引人入胜,这永远不是一项道德中立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