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隧道尽头的灯光

日内瓦湖旁边的群山中,一条汽车隧道刚刚完工。就在开通之前,总工程师突然想起一件事,他忘了提示即将驶入隧道的司机打开车灯。虽然隧道内的照明条件很好,但司机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以免因为停电酿成惨剧,这在山区是有可能发生的。

于是,这样一条警示标志制作出来了。

注意:前方有隧道 ,请开启大灯。

警示标志悬挂在隧道入口外。隧道如期开通使用,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问题终于解决了。

从隧道东端出来继续往前行驶400米,就到了全世界景色最迷人的一处休息区。这里从高处俯视湖区,可以将美景尽收眼底。每天,总有数百名游客来此处欣赏风景,活动身体,可能还会参加一场规模不大但有滋有味的野餐。但每天,总有至少十位游客回到自己的车上时才发现,尽管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放松,车上的电池却耗尽了,因为他们下车的时候忘记了要关掉车灯。警察总要使尽浑身解数,才能帮他们发动轿车,或者把车辆拖走。游客们怨声载道,发誓回去要告诉他们的朋友,千万不要来瑞士旅游。

图片 | 第22页 | 你的灯亮着吗?: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和往常一样,请你停下来,问问自己:

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

(a) 司机

(b) 车上的乘客(如果车上有乘客的话)

(c) 总工程师

(d) 警察

(e) 当地行政长官

(f) 汽车俱乐部

(g) 以上没有正确答案

(h) 以上全部

因为明确指出了“设计者”或者“工程师”,这类问题有强烈的指向性,即认为问题应由他来解决。这次的故事中,不只是司机这么想,工程师自己很可能也是这么想的。建筑师、工程师和其他设计师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他们应该对整个工程负责到底。

在这个例子中,工程师考虑了好几种解决方案:

 
  1. 他可以在隧道出口处设置一块标志牌,写上“关闭车灯”,但这样的话,人们在夜间行驶时也会把车灯关掉。

  2. 他可以无视目前的状况,任人……哦不行,情况已经出现了,而且政府认为工程师的工作很不理想。

  3. 他可以在俯瞰观景的地方设置一处充电站,但维持充电站运转的费用会很高昂,而且如果充电站不能正常工作的话,人们会更愤怒。

  4. 他可以授权一家私人公司来经营充电站,但这就意味着让景区商业化,政府和游客是不会接受的。

  5. 他可以在隧道出口处设一块语言表述更明确的标志牌。

工程师的直觉告诉他,应该可以写出一段更明确的标志说明。他试着换了几种措辞,最后得到了一个带有瑞士精准风格的作品:

如果是白天,而且车灯亮着,那就把车灯关上;
如果是晚上,而且车灯关着,那就把车灯打开;
如果是白天,而且车灯关着,那就让它关着;
如果是晚上,而且车灯亮着,那就让它亮着。

不管司机是谁,等读完这条标语,他的车早就冲出护栏,被水流带到湖底了,所以这绝不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再说了,葬礼要怎么办?一定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借着工程师的一点点帮助,总工程师采用了“这是他们的问题”这一方法,来取代此前的种种折腾。他假设司机有很强的愿望解决问题,只是需要一点小小的提醒。他还假设,如果司机都通过了驾照考试,他们就不会是彻头彻尾的傻瓜。司机们需要的只是在隧道尽头设置一块标志牌,上面写着:

你的灯亮着吗?

图片 | 第22页 | 你的灯亮着吗?: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 xjpvictor的电子书库

如果司机们笨到连这句话都看不明白,那电池耗尽应该只是他们所碰到的问题中最简单的一个了。

这块标志牌解决了问题。标语很简洁,所以牌子上能放得下好几种语言的译文。总工程师永远记得从这段经历中学到的一课:

如果人们真的开着车灯,一个小小的提醒可能比复杂的解决方案更有效。

你的灯亮着吗?